12月6日晚間,隨著“牧原股份旗下30余家公司商票持續逾期”消息不斷發酵,牧原股份緊急回應,連續發布了32條公告,其中提到尚有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牧原股份今年以來頻繁融資,并且三季度末賬上還有近百億資金,為何會同時有30余家公司出現商票逾期?
票據逾期集中在11月
12月2日,上海票據交易所披露截至2021年11月30日持續逾期名單,其中含“牧原農牧”字樣的企業達30余家。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在截至8-10月末的持續逾期名單中,均未有“牧原農牧”字樣的企業出現;也就是說,牧原股份票據逾期集中發生在11月份。上述30余家公司上述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約為2125.73萬元,逾期余額為1666.88萬。
牧原股份在12月6日晚間披露了關于上述逾期上票的情況說明。公司表示,2021年8月1日至11月30日,公司共有32家子公司出現付款逾期。經公司核查,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其中23家子公司已完成全部逾期。
根據公告,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1707.27萬元;截至2021年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在11月30日至12月6日期間,內蒙古開魯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內蒙古扎賚特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東營市墾利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累計支付商業兌匯票合計951.3萬元。
對于未按時兌付商票的原因,牧原股份將其歸于公司未及時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請,或持票人選擇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銀行要求等原因,導致公司無法按時兌付商業承兌匯票。公司表示,已積極與持票人、銀行溝通,推動商業承兌匯票的順利兌付,保障持票人合法權益。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此前,某券商研究員在微信群提醒牧原股份投資者注意風險,并稱其“涉及財務造假風險,應該很快就要爆雷。”引發熱議。隨后,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稱,言論不實,公司對該類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保留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的權利。
年內股價近腰斬
牧原股份憑借2700億元的市值被市場稱為“豬茅”,賬上有近百億資金還同時出現30余家子公司商票逾期,這究竟是巧合還是真的“缺錢”?對此,牧原股份回應稱,公司生產經營與現金流情況正常。
事實上,牧原股份業績出現下滑。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2.82億元,同比增長43.71%;歸母凈利潤為87.04億元,同比下滑58.53%。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2.9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40%。另外,截止今年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賬上貨幣資金為99.50億元,公司的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為187.93億元,應付票據為69.5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65.12億元。
“缺錢”的牧原股份剛發行近96億元可轉債,又馬上拋出申請授信不超700億元計劃,并不斷向子公司“輸血”。公司12月6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總計為不超過人民幣700億元。此次申請授信額度有效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告還稱,公司對全資子公司合計增資51.5億元,公司子公司對其下屬子公司合計增資13.2億元,公司對控股子公司增資4.26億元。
二級市場上,12月7日,牧原股份股價跳空低開 6.03%,最終收跌5.12%,報48.97元/股,最新市值已不足2600億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較年初92.10元的高點回落46.83%,幾乎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