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美內部發布的一份《關于違反員工行為規范的處罰通報》登上微博熱搜。文件顯示,在8月30日~9月3日期間,國美總部針對非工作流量信息進行統計排查后,發現部分員工在工作區域內占用公司公共網絡資源從事與工作無關事宜,如:玩電腦游戲、上網聊天、聽音樂等。根據規定,公司對11位員工(包括一名外包)進行了通報和相應處罰。
該通報顯示,國美員工上班期間看“騰訊視頻”最多,其次是“抖音”。聽歌軟件則是用QQ音樂、網易云音樂最多,一位被通報員工使用網易云音樂消耗了22.5G流量。
這份通報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人不是機器,也需要休息,企業太計較,格局有點小。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上班“摸魚”肯定是錯的,企業按規章制度處罰很正常。你咋看?
網友跟帖
☆看完新聞默默把公司網絡關了
@水果在此:工作時聽歌也叫“摸魚”?
@夜雨十年燈:看完新聞默默把公司網絡關了。@團戰大王:下班后不讓我工作,我就能做到上班時不“摸魚”!關鍵是,我能做到,公司能做到嗎?
@乙酸芐酯:一般走下坡路的公司就開始搞這些東西了,其實就是從外部已經沒有突圍的出路,只能期望從內部下手以挽救頹勢。
@菖蒲鵬:有一說一,你能說這個規定是不合理的、不近人情的嗎?顯然是合理的,但我認為只要不影響工作,交代的任務能完成,考核能通過,只要不是太過分,你管人家上班干什么呢?反而人家覺得我這么做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這是對過度“摸魚”忍無可忍了吧
@TriumphRoadGrok:短短幾天玩這么多流量確實夠“摸魚”的……估計也是忍無可忍了。
@唔Sir-揸Fi:上班聽歌可以理解,關鍵大部分是刷視頻、網購,還用的是公司流量,這樣的員工你養?
@慕容各種火鍋:那么多杠的人是怎么覺得上班打游戲、刷視頻沒問題的?
@MiTiS_:有些人“摸魚”摸傻了吧?處理的不是上班時間用公司電腦和網絡聽音樂、玩游戲、刷視頻的嗎?我尋思處理的也不是拿自己手機流量聽音樂的啊,打開你們的員工手冊,看看有沒有一條是禁止使用公司資源做與工作無關的內容。
媒體辣評
上班“摸魚”被通報處罰
該反思的不僅僅是員工
細觀國美的這份處罰通報,其中有許多令人細思極恐之處。這些數據是怎么來的?顯然,國美在對員工個人的網絡使用情況進行監控,那監控到底精細到了何種程度?公司既然能夠通過監控掌握員工使用的軟件,那是不是意味著公司也能夠掌握更為精細的數據,包括聽的音樂曲目、看的視頻內容,甚至是跟什么人聊天,聊了哪些內容?如此一來,員工又有何隱私可言?
手機已經成為重要辦公工具,深度介入了我們的工作。對于多數工作崗位而言,工作期間聽聽音樂、聊聊天,只要不影響正常工作,亦是有益無害,不宜一概加以否定。
事實上,隨著通信科技的發達、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工作時間與非工作時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在非辦公時間使用個人手機辦公也是常事,公司又何妨允許員工在不影響辦公的前提下看看視頻、聽聽音樂?
事實證明,嚴苛管理之下被制度逼著干活,與寬松環境下積極愉悅地主動干活,其工作效率對比是明顯的。
具體到此次事件,國美管理層也有必要反思:員工為什么會如此長時間觀看視頻呢?是崗位設置有問題,導致員工上班期間無所事事,還是考核機制出了問題,不能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對于企業未來發展而言,及時修補管理漏洞,調動員工積極性,顯然比處罰“摸魚”員工更為重要。 (據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