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山東濰坊,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大會召開,吹響了“萬企興萬村”東西協作鄉村振興偉大戰役的嘹亮號角。這一天,必將載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史冊。
“十三五”記載著天津民企脫貧攻堅之路的點點滴滴——從黃土高原的甘肅隴東,到避暑圣地的河北承德;從古絲綢之路要沖的甘肅武威,到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的甘肅平涼;從“世界屋脊”的甘南高原,到荒漠連片的北山山地,甘肅34個對口幫扶貧困縣、河北承德5個貧困市縣中遍布天津16個區、12個成員單位、幾千名企業家的幫扶足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天津市2464家民企,對口幫扶3112個貧困村,投入幫扶資金達4.03億元,綻放出全民同心、民族團結的友誼之花。
由“幫”到“興”的頂層設計
2019年,天津市工商聯創新性提出“1445”工作思路——聚焦全面提升幫扶成效這一目標;用好“工作任務圖、專項工作手冊、聚焦掛牌督戰、倡議書”四種推動手段;成立企業、商協會、電商和媒體四個聯盟;通過“產業、消費、就業、智力和民生”五種幫扶模式,全面提升幫扶成效。2021年,提出“五個一”工作機制——“聚焦一個目標”“強化一個平臺載體”“建立一個防返貧資金池”“開展一系列‘光彩行’主題活動”“完善一個工作模式”。從“1445”到“五個一”,由“萬企幫萬村”到“萬企興萬村”,天津市工商聯切實做到了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此,天津市工商聯于2019年4月成立了由天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任組長,12個市相關委辦局為成員的“萬企幫萬村”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作為群團組織牽頭抓總,制定形成整套特色鮮明工作方案;圍繞天津“百村振興計劃”,充分發揮了政府助手平臺作用,在幫扶村設立“萬企興萬村”重點幫扶項目,擬用3到5年,打造具有自身產業特色全方位多領域幫扶模式。
天津市工商聯做好工作機制引領,開展“全覆蓋,深對接,精準扶”產業幫扶,全面提升幫扶成效,不到3個月,累計達成幫扶意向資金445.33萬元,產業投資2300萬元,穩步推進幫扶地區產業提升。
“大手拉小手,共奔振興路”
2018年,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黎昌晉的帶領下,天津市工商聯與甘肅省工商聯簽訂對口幫扶地區“大手拉小手,小手牽農戶”戰略合作協議,東部企業家“大手”與西部貧困地區“小手”牢牢相牽,為實現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與企業發展雙戰雙贏共同奮斗。
2021年,天津市工商聯號召各區與所幫扶各縣工商聯簽訂“大手拉小手,共奔振興路”協議,利用東部企業技術與產品優勢助力受援地產業發展,通過“大”與“小”的轉換,做好從“幫”到“興”的工作接續。
及時“輸血”到注重“造血”;“小資金,大愛心”——建立防返貧資金池,天津市廣大民營企業家無論是消費幫扶還是產業幫扶,都奉獻了拳拳愛心,貢獻了民企力量。在“幫”到“興”的轉變延續中處處凝結著愛心幫扶的熱烈情懷。
“一所小學校,情牽眾人心”
“2019年,初來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習仲勛紅軍小學’,印象最深的,是這里的孩子們那一雙雙孜孜渴求的眼睛……”2020年6月,冀國強帶領工作組親赴該校轉達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關懷,表示要繼承老一輩革命傳統,助力打贏脫貧攻堅。兩月后,經天津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協調,港澳地區愛心企業家擬出資800萬元幫學校修建綜合教學樓;中國人壽天津公司、市物業協會、甘肅商會擬修筑學校“勵志廊”并捐贈2萬元圖書;天津市工商聯、南開區工商聯在此建立光彩事業共建基地。
2021年7月7日,再訪該校。天津援建新教學樓中傳來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勵志廊”也建起來了,到處是令人震撼的“中國紅”——紅墻上醒目的教育理念:“閱讀紅色書籍,傳唱紅色歌曲,傳承紅軍精神,爭做紅色學生”;處處都能聆聽紅色墻體文化育人之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扶智扶志”始終是教育幫扶的重中之重。“紅軍小學”的故事僅是天津民企愛心幫扶的小小縮影。
“光彩”點亮希望,教育筑夢未來,據不完全統計,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天津民企在公益幫扶領域投入幫扶資金已達2.4億元。
“致富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天津人”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隴東黃土高原的黃花菜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兩年來,甘肅慶陽的黃花菜已成津門百姓餐桌上的佳肴美味。起初,是以消費幫扶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后來,天津市工商聯發動天津菜市場協會,在會員企業設立東西協作專屬攤位,將黃花菜等優質農副產品引入天津;再后來,小小黃花菜,成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新開發綠色餡系品種之一。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新品牌”,做成了“大產業”,成立了黃花菜產業專業合作社。經合作社產業帶動,2020年,慶陽市慶城縣、環縣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徹底走上小康之路。
2021年7月6日,天津市"萬企興萬村"對接幫扶組再到慶陽。所到之處,所聞之聲都是"謝謝!"。慶陽人說,是天津人讓他們的黃花菜變成了脫貧致富的"忘憂草",變成了農戶企業的"黃金菜"。"小黃花,大產業,人民致富好門路。飲水要思源,脫貧不忘共產黨,致富感謝天津人!"在當天召開的"津企隴上行暨產業合作座談會"上,慶陽黃花菜產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文斐眼含淚花動情地說道。這句話,說出了慶陽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感恩共產黨的真摯心語。
天津隴源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佐是地道甘肅人,對家鄉有著一份別樣情懷。隴東黃土高原哺育他成長,天津更是他創業成長的第二故鄉。
2018年,他成立了天津隴福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從事扶貧農特產品銷售及產業投資,擁有5家扶貧商城。之后,他又在甘肅舟曲成立電子商務公司,直接帶動1604人脫貧增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天津市工商聯、天津甘肅商會委托其公司采購甘肅貧困縣40多萬元蔬菜食品,歷經40小時送達一線,解決了貧困戶銷售難及部分武漢一線醫務工作者吃菜難問題。他的公司捐款捐物累計達40余萬元,張世佐也因此榮獲天津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今年6月,他在家鄉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投資的甘肅中全紙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填補了當地包裝生產加工產業空白,成為促進地域經濟發展的"強引擎"。
津企隴上行暨產業合作座談會在張世佐的家鄉召開,他投資簽約兩個新項目。座談會上,聽了唐文斐發自肺腑的心聲,張世佐的心緒久久難平。他說:"我愛生我養我的甘肅,更愛助我成長的天津。我要成為農業領域優秀民營企業家,做津甘東西合作交流的使者,我要讓我的家鄉,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山海相連,津隴情深。正是眾多心系甘肅、情滿津門的民營企業家義無反顧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偉業,用赤誠之心照亮了鄉村振興幫扶之路。
"萬企興萬村",整裝再出發
回望來路,感慨萬端;展望未來,重任在肩……
有企業家說:"光彩事業,是先富幫后富的崇高偉業,是'贈人玫瑰'的平臺。解決西部貧困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幫扶的初心。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在哪兒,光彩事業的力量就匯聚到哪兒。"
未來之路,怎樣前行?
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禹說:"從'1445'到'五個一';從'消費幫扶'到'產業協作';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萬企幫萬村'到'萬企興萬村'的無縫銜接……'對口幫扶',是我們推動工作之'法寶'。天津與幫扶地區合力齊心,并肩奮戰,讓幫扶的金種子,結出了金碩果。'對口幫扶',要形成良性循環。我們的秘訣是:用真心,用真情,用真力。"
回首"十三五",記載著我們脫貧攻堅,決勝小康,"萬企幫萬村"的點點滴滴;開局"十四五",展開了攜手東西協作,聚力鄉村振興,"萬企興萬村"的美麗畫卷……
"萬企興萬村",天津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