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在造就越來越多盈利企業。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收盤,共有10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66家預喜,預喜比例為65.35%。其中,略增12家、扭虧5家、預增49家,已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
抗疫造就更多生物醫藥明星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標志著科創板的造血能力和成熟度進一步提高。
特別是,科創板開板以來,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給從初創期就面臨產業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產業化步伐慢、自有資金有限難以滿足、短期難以實現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通道。根據科創板細則,未盈利公司未扭虧前,5年內不得減持股份,更吸引了大批具有創新實力的生物醫藥企業登陸。
記者查閱半年報,發現已有若干家生物企業,由于在抗擊新冠肺炎藥物的生產方面取得了突破,不僅實現扭虧,還以大幅度盈利,成為科創板明星企業。
東方生物的歸母凈利潤預計超過35億元上限,成為科創板上半年“盈利王”。該公司2021年3月31日凈利潤增長率為2601.42%,每股凈資產為30.29元,而2020年同期分別為262.52%、7.06元。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8億元至35.3億元,同比增長468.76%至573.73%。
該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上半年,受疫情持續深入影響,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紙(膠體金)繼續投入到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中,深入拓展國際市場,新冠檢測試劑銷售繼續取得重大突破。
熱景生物暫列科創板上半年“增長王”。該公司2021年3月31日凈利潤增長率為117191.05%,每股凈資產為21.61元,而2020年同期分別為0%、10.38元。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8億元到16億元,同比增長70546.05%到81808.47%。
該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上半年,受歐洲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發展的影響,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前鼻腔)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唾液)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產品憑借優秀的技術、質量及品牌影響,先后獲得歐盟CE認證等,并于第一時間獲得了德國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檢測的認證,馳援德國抗疫需求,導致公司的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促使公司2021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呈現大幅度增長。
對于今年一季度已超額完成去年上半年凈利潤總額的碩世生物來說,增長已是“定數”。該公司2021年3月31日凈利潤增長率為273.96%,每股凈資產為35元,而2020年同期分別為670.91%、19.18元。
據披露,該公司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獲得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國的緊急使用授權及中國附條件上市批準,對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產生積極影響,預計上半年累計凈利潤為正。
昊海生科6月25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2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699.21%至808.19%;扣非后凈利潤增幅更是高達2582.03%至2965.17%。該公司2021年3月31日凈利潤增長率為0%,每股凈資產為31.75元,而2020年同期分別為-137.32%、30.27元。
對此,該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主要產品的國內市場需求“回暖”,報告期內產品銷量增長顯著。
商業化能力已被科創板重點考察
6月28日,在美股和港股上市、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百濟神州,于科創板首發過會,距離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又更進一步。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百濟神州的商業化產品及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共有47款,包括8款商業化階段藥物、4款已申報候選藥物和35款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其中,共有3款自主研發藥物正在上市銷售、8款自主研發候選藥物處于臨床在研階段、以及36款處于臨床或商業化階段的合作產品。
而在審核意見中,科創板上市委要求百濟神州說明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是:結合發行人的盈利前景及核心技術團隊成員的變化情況,說明發行人正在或計劃采取何種措施以保持核心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穩定;分析三款自主研發產品百悅澤、百澤安、百匯澤未能成為各自領域在中國或美國市場最早上市產品的原因,說明該等情形是否與發行人研發、臨床、報批等方面的運營效率及內部控制相關;說明發行人主要產品的市場表現、獲批及臨床在研適應癥的最新情況、與主要競品頭對頭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說明發行人的技術優勢、布局優勢、價格優勢能否抵消產品晚于競品上市造成的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對此認為,從上市委的意見來看,未來登陸科創板企業的商業化能力被重點關注。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機構對于科創板企業調研熱情高表明看好科創板企業的成長性,而對企業自身商業能力的考察,則意味著企業自身造血能力與依靠上市融資造血二者受到了同等重視。深圳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認為,科技創新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科創板中的龍頭公司受到資本的青睞,也符合資本市場主流的投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