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得到初步控制,明天我們就回家了!”26日深夜,記者撥通了上海三棲救援隊負責人徐俊的電話。在鄭州的最后一夜,他的心里裝載著太多感動。
“隊員鄒志堅,在沒有電的危樓里,主動留下來協助轉移,最后一個撤出;隊員高航,為了在內澇中迅速轉移受困群眾,讓群眾坐在他的肩上,1米8的大個艱難前行時,水面已沒過他的胸膛;隊員廖浩,為了不讓未滿月的嬰兒著涼,在救生艇中全程保持以身擋雨的姿勢……”徐俊說,“讓我感動的還有當地軍民守望相助的一幕幕場景,更別提他們對我們救援隊的支持,給我們提供裝備保障的企業和單位,為我們導航指路、送水送飯的中原鄉親。”
此次逆行搶險,上海三棲救援隊從20日夜馳援鄭州開始,三天三夜不合眼晝夜搜尋,休息一夜又轉戰新鄉連續作戰,共成功轉移受困群眾6000多人。臨行前夜,徐俊想對這座拼過命的城市說:“愿鄭州人民平安,愿鄭州城早日恢復往昔的繁華。”
決戰衛河
70多個小時鏖戰封堵決口,沒有一個人當孬種
最近兩天,河南各地的防汛險情得到有效控制。26日凌晨2時27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倒入河中,經過兩天兩夜軍民同心的艱苦鏖戰,河南衛河浚縣新鎮鎮河段決口成功合龍!
22日晚,受強降雨影響,位于河南省衛河浚縣新鎮鎮河段突發決口,導致附近多個村莊被淹。“經先遣組偵測分析,河堤頂寬7米,底寬25米,決口寬度約40米,流速3米每秒。”23日下午,最先抵達的應急管理部工程救援中心(中國安能)救援先遣組發回報告。
由于險情緊急,大堤交通阻斷,搶險專家組快速制定“搶筑裹頭、單向進占、快速合龍、防滲閉氣”的處置戰法。當地政府組織力量搶修夯實道路、保障運輸料源;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裝沙袋、扎鋼筋籠;中國安能緊急調集169名工程救援人員、40臺套大型裝備馳援……
24日1時,進占道路具備了重型裝備行駛條件、石料籌備到位,決口封堵戰正式打響。
根據常規預測,決口將在24日晚間封堵。但在現場,搶險隊員遇到了挫折。
現場專家表示,該河段原本是一條農村的土堤,土質松軟,再加上連續強降雨的浸泡,并且黃河流域的沙土質也比長江流域的粘土質更容易被沖刷帶走;同時,右岸完全被淹沒,運料車無法到達,原來制定的雙向推進方案只有改為從左岸單向推進,大大增加了封堵難度。
5米、4米……眼看就要合龍,卻因為巨大的來水量導致決口越窄,流速越快、沖刷越強,封堵出現了反復,已經縮小的龍口再次被強勁的水流沖開,剛卸載的填滿石塊的鋼筋籠,一入水就被沖刷到幾米外。
“從來沒見過難度這么大的封堵!”多次參與防洪戰役的推土機操作手蔡向峰說。
為緩減水流速度,救援隊伍又將滿載石料的3輛重型卡車、1輛公交車推入待合龍處。其他搶險隊員用三層鋼筋籠,將12個1立方鋼筋籠一起串起來,進行護角。同時,繼續加固右岸。
終于,鏖戰70多個小時后,決口實現合龍!
回顧這一驚心動魄的歷程,搶險現場負責人激動地說:“看到他們,我想到了昔日作為武警水電部隊穿著軍裝搶險的日子,而現在這批搶險隊員大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有不少是獨生子。他們在家中是寶貝疙瘩,可這次在河南救援一線,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當孬種,個個都是好樣的!”
重建家園
生產生活秩序加速恢復,仍需防范新的強降雨
對于新鄉的防汛救援工作,該市副市長王天興表示:“希望有條件的隊伍和人員能夠加入到新鄉救災中來,讓受災群眾和一線救援隊伍盡快得到有效補給。”
而對于京廣路隧道救援,根據發布會消息,救援人員從三處隧道內拖移安置各類車輛247輛,現場排查發現6名遇難者,5男1女。目前,相關善后工作正在進行。
在河南的更多地區,隨著降雨停止、水庫險情排除,已轉入災后恢復重建。截至昨天中午,河南1854條受損供電線路已搶修恢復1752條,恢復供電351萬戶。鄭州自來水公司受損的8座水廠已全部恢復正常運行,主城區因災停水的1221個小區已全部恢復供水。
據銀保監會初步統計,截至26日零時,各銀行業機構已為河南準備救災資金810億元,已經發放100億元,重點保障防汛救災、民生保供等資金需求。河南保險業累計接到報案36萬件,估損金額92億元。
7月25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已將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從連續6天的紅色變為橙色。不過,根據氣象預報,受臺風“煙花”外圍云系影響,未來幾天河南省東部北部可能有較強降水。針對這一情況,河南當前重點做好災害天氣監測預警,防汛工程搶修加固等工作,全面排查險工險段險情,提前備置防汛物資,充實搶險救援力量,做好持續戰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