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一刻鐘”和“便民”是兩大關鍵詞。“一刻鐘”是比較形象的說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要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附近就能便利消費,滿足購物、餐飲、休閑、文化、養老、托育、家政等種種日常生活需要。而往深里看,其實還有兩大關鍵詞——“活經濟”和“促就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一端連著社區居民,另一端連的便是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社區的發展打造更為良好的營商環境,無疑將暢通經濟社會“毛細血管”和“微循環”,讓經濟更有活力,讓更多的就業機會涌現。
由此可見,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意義重大,《意見》發布正當其時。《意見》從現實情況出發,提出重點對城鎮老舊小區、新建居住區、城鄉接合部小區加強商業網點布局,并明確了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工作路徑。好的頂層設計已經有了,接下來,各地要在落實上再加一把力。
一方面,要將建設工作更好地與社區居民的需求結合起來,與構建和諧鄰里關系結合起來。《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社區改造提升鄰里中心等綜合服務設施,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務功能。鄰里中心里不僅要有商業空間,更要有為鄰里之間溝通與了解“牽線搭橋”的公共活動空間——這也是社區居民的所需、所盼。
另一方面,還要更好地與幫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結合起來,與解決社區居民就業問題結合起來。《意見》中有不少“扶微”舉措,如構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平臺(小程序或App),整合本地商戶資源,提供周邊商品和服務搜索及線上發券、線下兌換等免費服務。此前,一些地方為了支持社區商戶發展,推出“定向消費”優惠券。而一個智慧服務平臺的搭建,既能讓此類幫扶措施更為精準有效,也能幫那些提供個性服務的社區個體戶找到客戶。
總之,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好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舒心,也讓城市越來越便捷、越來越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