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87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62.9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757.23萬美元,對外直接投資1293萬美元,跨境電商實現交易額1.9億元,社會物流總額3200億元,物流相關行業增加值150億元……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用這份亮點頻現的成績單為“十三五”時期的商務工作畫下了句號。
站在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銀川市商務局將聚焦自治區九大產業、銀川市十大產業,以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為抓手,按照“融入雙循環、鉚住高質量、助推新發展”總要求,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奮力提高商貿服務、外經貿、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會展和供銷事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商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
促消費有實招
促進消費提質擴容一直是銀川市商務局的重點工作之一,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促消費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
銀川市商務局副局長段建宏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銀川市促消費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展開。
一是提升傳統消費。一方面,實施傳統消費提檔升級工程,推動吾悅商業廣場、砂之船奧特萊斯等大型購物中心建設,以及新華百貨總店、現代城升級改造,形成錯位經營、有序發展的商業格局。另一方面,以打造智慧商圈為抓手,提升新華步行街等主要商圈軟硬件設施,改造升級公益性批發市場、老舊農貿市場,豐富特色供給、高端供給。
二是拓展農村消費。引導支持鄉鎮商貿中心改造,推動骨干連鎖超市向農村延伸服務網。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支持永寧縣、賀蘭縣、靈武市依托直播帶貨、社群電商等方式推動優勢特色商品銷售;推動升級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
三是打造品牌消費。包括打造銀川放心品牌工程,組織開展消費促進月、寧夏年貨購物節、汽車下鄉、寧夏老字號商品展示展銷等大眾消費促進活動;支持餐飲業創新發展,組織開展寧夏枸杞宴研發,辦好銀川枸杞美食大賽等系列活動;規范化管理;圍繞夜購、夜食、夜娛、夜讀、夜游、夜健出臺支持政策,建設個性化、沉浸式、體驗式的消費集聚區等。
四是培育新型消費。辦好網上年貨節,力爭引進新零售業態布局,促進吃住行游購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骨干電商企業圍繞枸杞、葡萄酒、牛羊肉等自治區九大特色產業開展全網營銷、人才培訓、產業鏈延伸;支持企業在外地建設區域中心倉,降低物流成本。積極推動“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社區代購、集中配送”等新零售業態等。
五是強化安全消費。通過招商引資和市場整合等形式盡快形成三處以內規模大、信用好、知名度高的大型二手車交易集散中心,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便捷高效、服務一流的二手車交易一站式服務。
暢物流,穩外貿
近年來,銀川市不斷加大構建現代化流通體系建設,強化創新驅動,助力高質量發展。
段建宏介紹,銀川市積極完善流通網絡布局,推動“互聯網+智慧菜市場”建設,支持三區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城市便民智慧菜市場,支持“菜籃子”連鎖超市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同時,銀川市創新流通發展方式,一方面,支持冷鏈物流及智慧物流發展,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支持發展生鮮冷鏈宅配、大宗工業品及百貨家電等“互聯網+物流配送”業務。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育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物流信息平臺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物流平臺經濟,推動企業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銀川市不斷提升物流發展水平,實施陸海口岸暢聯工程,支持公鐵物流港海關監管區和銀川鐵路口岸建設。同時,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爭取與天津市、大連市、阿拉山口市等地口岸部門開展戰略合作,為企業通關爭取優惠政策,推進“公鐵”“公鐵海”等多式聯運發展。支持企業在國內外建立中轉倉、海外倉、海外展示中心提升配送效率,加快推動中歐公鐵快線新模式落地,建立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航空、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物流體系。
搶抓國內國際雙循環機遇,以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為抓手,銀川市大力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段建宏介紹,在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方面,銀川市高起點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推動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及孵化基地,鼓勵企業培育自有品牌,支持跨境電商物流倉儲體系建設等。在基地建設方面,銀川市推動銀川經開區(新能源)、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羊絨制品)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不斷完善產業鏈配套體系,并著力培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現代煤化工)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外貿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