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股民還在糾結“買一箱茅臺酒還是買一手茅臺股”、“崛起的醬香酒對濃香酒影響幾何”時,一些新興力量卻是鉚足了勁,企圖借助各種“花式酒水”挑動年輕人的味蕾,同時撬動年輕人的錢包。數據顯示,出于對健康的關注,年輕人對高度數的白酒“愛不起來”,而是鐘情帶來微醺感覺的低度酒。只是,低度酒此番卷土重來,是否真能重開新天地?
低度酒創業,一股煙草味
低度酒正成為新的創業風口。據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天貓、淘寶銷售渠道上,銷售額增速在100%及以上的酒類品牌有2449家,其中低度酒品牌多達1415家,占到57.8%。CBNData《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報告》則顯示,去年90后、95后是酒水消費市場中唯一消費占比提升的人群,低度酒成為“年輕人喝的第一口酒”。
據了解,“低度酒”是一個統稱,包括很多消費者熟知的果酒、蘇打酒、氣泡酒、米酒、預調酒,這是區別于四大酒水(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之外的一個新品類。
在這一略顯擁擠的賽道上,原電子煙玩家備受矚目。據自媒體深燃報道,2020年上半年以來,已經至少有六位電子煙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啟動低度酒創業項目。這其中包括雪加電子煙聯合創始人陳一誠、雪加電子煙前全國渠道銷售負責人劉碩、福祿電子煙前高管劉喆、原YOOZ電子煙產品合伙人鄭博瀚等,他們分別創辦了低度酒品牌馬力噸噸、走豈清釀、十點一刻、蘭舟,并全部獲得了融資。2019年11月電子煙線上禁售后,大部分中小玩家出局,全國性的電子煙活躍品牌減少了90%。很多從電子煙出走的創業者,正在進軍低度酒行業。
“這不難理解,長期以來都有‘煙酒不分家’的說法,煙和酒都會讓人上癮,而電子煙和低度酒不約而同打的都是健康概念。”記者接觸的南京果酒營銷人士直言,在一些酒水連鎖店,一邊是花花綠綠的低度酒,一邊放著電子煙,兩個渠道是共享的。
“共享”的不僅僅是渠道,甚至是投資機構。廣為流傳的是,在電子煙賽道,紅杉資本投資了悅刻,經緯中國投資了福祿,真格基金投資魔笛;在低度酒賽道,紅杉投資了羽量酒業,經緯投資了貝瑞甜心,真格投資了利口白。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初至今,有9個低度酒品牌獲得融資,資本已經敏銳地捕捉到年輕人對低度酒的消費喜好。
熱鬧背后的無情現實
對于低度酒許多消費者并不陌生。就在數年前,以預調酒為代表的低度酒就曾在市場刮起一陣旋風。2014年,A股上市公司百潤股份旗下的品牌RIO,成為預調雞尾酒的行業老大,市占率超過了40%。預調雞尾酒行業的快速增長很快就吸引了一眾新玩家入局。公開報道稱,古井貢、五糧液、水井坊、甚至黑牛食品等品牌紛紛涉足預調酒業務。茅臺曾在2017年推出低度雞尾酒“悠蜜”,2019年又推出了“悠蜜”藍莓酒。。
群雄廝殺,最終造成了市場飽和、銷售困難、庫存積壓。行業隨后開始出清,2015年黑牛食品拍賣預調酒業務生產線;2016年,百加得旗下冰銳被爆停產、裁員,瀘州老窖、汾酒、古井貢酒等白酒大佬的預調雞尾酒項目均已暫停或者收縮,而茅臺的“悠蜜”至今尚在培育中。
受此影響,百潤股份也承受著銷售下滑和虧損。直至2019年RIO在雞尾酒行業市場占有率提升至84%,公司通過“剩者為王”才享受行業復蘇的紅利,盈利逐漸回升。在上一輪預調雞尾酒市場的泡沫時期,有不少權威機構喊出,到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200億元,甚至是300億元。但2019年RIO收入規模只有17.12億元,這意味著行業規模只有20億左右。2014年中國預調酒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0億元,這也意味,過去幾年,預制雞尾酒的市場空間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還萎縮了一半。
前述果酒營銷人士分析,“很多專家預判行業前景,總是對標海外市場的情況,但由于飲食文化差異巨大,這樣的對標并不合適。”此外,善變的年輕人又怎么會一直停留于一個品牌幾個品味。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酒類市場約有1.1萬億規模,其中白酒、啤酒和葡萄酒的份額占據近九成。低度酒創業看起來熱鬧,但不論是銷量還是市場份額,都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大浪淘沙“復制”已難
電子煙的玩法,正被復制到低度酒賽道。目前來看,低度酒品牌同樣在口味上大做文章,青梅、桃子、薄荷、桑葚、柚子味、咖啡威士忌等口味層出不窮。
當然,無論是兩年前資本追捧的電子煙,還是現在正火熱的低度酒,無一例外都選擇了高舉高打、大規模做線上投放的打法。記者了解到,貼牌生產、大手筆營銷、網絡媒體造勢是絕大多數品牌的套路,持續融資是立足“戰場”的關鍵。
對此,先行者百潤股份或許看得更清。在最新的股東大會上,公司高管表示,近期各種低度產品快速成長,這個酒精度數區間可以容納更多產品滿足消費者,歡迎競爭者一起來將市場做大。“過去我們是自己在家研發產品,自以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現在要在消費者調研和研究上做大量工作。模式上的復制越來越難,更多的是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