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國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又上熱搜了,事因卷入食品安全風波。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2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三只松鼠1批次開口松子過氧化值超標。
三只松鼠回應稱,此次產品不合規為經銷商運輸環節未按包裝標示要求存放所致,目前涉事產品已召回。
事實上,“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三只松鼠的頑疾,其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的投訴量高達874條,在同行中遙遙領先。
在業內人士看來,依靠代工模式成長起來的三只松鼠雖然暫時領跑,但卻難以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這也導致其多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未按要求存放導致過氧化值超標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共抽取23大類食品378批次樣品,檢出12大類食品20批次樣品不合格。
其中,由四川省重慶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成都分店銷售的、標稱安徽省蕪湖市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分裝的開口松子,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三只松鼠方面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應稱,在獲知該信息后,公司在第一時間對該批次產品進行召回處理,目前已經召回409袋。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該款產品主要銷售渠道為天貓平臺,月銷量超過1萬份,是店鋪松子熱銷第一名的產品。
對于超標的原因,三只松鼠方面表示:“后經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對4批次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5號)》指出,造成該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的原因為上級經銷實際履行人運輸過程中未按產品包裝標示的要求存放。”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少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過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種指標。其代表1千克樣品中的活性氧含量,用于說明樣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變質。
“過氧化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食品的質量,除了食用油質量檢測時需要測定過氧化值,當加工食品的原材料中有油脂、脂肪時,一般就要檢測其過氧化值了。”
三只松鼠方面同時表示,事件發生后公司快速成立專項整改小組,組織對所有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面排查。第一,加強供應商伙伴質量管理,提高產品過氧化值內控標準,提升產品密封鎖鮮效果;第二,加強包裝環節質量管控,推動脫氧劑品質及包裝形式升級;第三,加強流通環節質量管理,聯合行業機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三只松鼠接連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2016年2月,三只松鼠被曝甜蜜素超標,同年5月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等被罰款。2017年8月,國家食藥監局公告顯示,三只松鼠開心果又被檢出霉菌不合格,比國家標準規定高出1.8倍之多。
此外,三只松鼠還曾陷入“食品致癌物超標”的旋渦。
2020年10月,深圳市消委會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進行比較試驗,其中三只松鼠、鹽津鋪子和董小姐3款薯片的丙烯酰胺(2A類致癌物)含量超過了2000μg/kg,而歐盟制定的基準水平值為750μg/kg。
截至發稿前,三只松鼠在黑貓投訴平臺的投訴量為874條。與其他競品相比,這一數據明顯偏高。黑貓投訴數據顯示,洽洽食品的投訴量為50起,鹽津鋪子為36起,來伊份為101起,良品鋪子為594起。
事實上,當年三只松鼠首發過會時,就被證監會發審委要求說明,公司在原材料采購、食品檢測、生產及添加劑添加、儲存、運輸、保管等各個環節的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執行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三只松鼠的投訴量居高不下?業內人士表示,這與三只松鼠采用的代工模式分不開。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代工模式的好處是可以加快供給速度,縮短到貨時間,減少一定的加工成本,促進企業的規模化。
三只松鼠此次被通報的松子屬于堅果食品。根據財報顯示,2020年這一品類實現營收48.48億元,占營收49.5%,毛利率為22.28%,其中委托加工的產量達2008.23噸。中國新聞周刊通過財報發現,2020年三只松鼠聯合上游的供應商多達54家。
不過賴陽同時也表示,作為一種成熟的工業生產模式,代工模式本身并沒有問題,但非常考驗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進一步指出,三只松鼠在整個質量內控體系方面,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三只松鼠的經營思維,是用輕資產運營來規避重資產的經營風險,但代工廠模式是存在高風險的,因為企業無法盯住每個代工廠的每個環節。”
對于如何把控食品安全,三只松鼠方面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公司構建了全供應鏈質量管理體系,配備專業化的百人質量保障團隊;制定原輔料供應商嚴格準入標準,聘請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審廠;并于2020年8月正式動工聯盟工廠項目,計劃于2021年底前進入試投產。
存量競爭下產品品質更顯重要
食品問題頻發的同時,三只松鼠卻在短短幾年間跑出一個百億帝國。
2016年到2020年,三只松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23億元、55.54億元、70.01億元、101.73億元和97.94億元,從44.23億元到97.94億元的翻倍跨越,增幅達121%。
業績上的翻倍跨越,與三只松鼠不斷增長的銷售費用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三只松鼠銷售費用分別為9.18億元、10.75億元、14.61億元、22.98億元及17.12億元。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下降,這并非其有意縮減開支所致。據財報顯示,這是由于會計政策變更所致,運輸費、包裝費計入營業成本。
不過隨著電商紅利的消退,長期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反倒拖累了三只松鼠的盈利能力。
2016—2020年,三只松鼠毛利率持續走低,分別為30.20%、28.92%、28.25%、27.80%和23.90%。相比之下,2020年,良品鋪子的毛利率為31.13%,鹽津鋪子的毛利率為43.83%,來伊份的毛利率為43.64%,三只松鼠在五家中處于墊底。
毛利率不給力,凈利潤自然也難以盡如人意。
2016年到2020年,三只松鼠的凈利潤分別為2.37億元、3.02億元、3.04億元、2.39億元和3.01億元,從2.37億元到3.01億元,增幅僅為27%。尤其是2019年,三只松鼠營收大幅增長近32億元,凈利潤卻不增反降,同比下滑超過20%。
三只松鼠所處的休閑零食行業,近年來是食品行業當之無愧的風口。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2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總體零售額規模約為1.56萬億元。巨大的市場規模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搶灘布局。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休閑食品相關企業2020年前三季度注冊量同增105.2%。
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三只松鼠也在2020年財報中表示,休閑零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
在賴陽看來,這意味著人們對生活品質更加關注,不僅滿足于“吃飽”,而且要“吃好”。
北京看懂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宇軒表示,如果說三只松鼠前一階段的成功主要來自于渠道創新,流量革命,那么后一階段三只松鼠的成功就必須依賴于產品本身。
也許解決好“食品安全”問題,才是三只松鼠當下最緊要的任務,否則損失的不僅是其品牌美譽度,還有更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