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品渥食品",300892.SZ)最近比較煩。
繼2月22日被上海市監局點名并被罰款2.5萬元后,3月5日,浙江省市監局發布了關于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品渥食品旗下產品位列其中。
企查查顯示,品渥食品目前共有4條行政處罰記錄,因生產經營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涉嫌銷售進口食品標簽不合格食品等。
品控問題引投資人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品渥食品成立于1995年,2020年9月24日上市。作為一家食品零售商,其核心業務為以液態奶為主的海外進口食品,并以"德亞"的獨立品牌進行經營,本質上是一種貼牌生意。
業績方面,2017年至2019年,品渥食品營收12.2億元、12.5億元、13.8億元;凈利潤為6377.7萬元、7807萬元、9893萬元。
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1.3億元-1.46億元,同比增31.4%-47.57%,扣非后凈利約1.23億元-1.39億元,同比增長32.14%-49.34%。
但這樣的業績表現并未支撐住股價。截至3月16日,該股報收45.9元/股,市值46億元;而在2020年12月中旬,其股價達到87元/股,市值為82億元。也就是說,近三個月以來,品渥食品股價已累計下滑逾44%。
這種反差如何解釋?實際上,公司旗下產品因食品安全問題,近期兩次被市場監管局點名,而這期間,公司股價表現持續低迷。3月5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二期),通告中顯示,品渥食品在天貓(網店)銷售的亨利活力堅果薄脆,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2月22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2021年第3期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和核查處置情況。亨利活力堅果薄脆燕麥片,大腸菌群、霉菌檢測項目不合格。品渥食品還需交納25000元的罰金。
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股民因此詢問:"公司如何看待最近出現的食品質量問題?有什么措施來保證食品飲料從原產地到終端的安全?2020年一季度業績是否因此受影響?準備如何護盤?"
而黑貓投訴平臺上,亦有不少關于德亞牛奶的投訴。《投資者網》觀察到,大部分投訴指向牛奶還在保質期內,但已經出現變質的情況。
對于上述情況,《投資者網》聯系到公司方面尋求答案,等待數日仍未獲回復。
毛利率下降
"性價比高是進口奶在中國市場上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不過,跨境代工在生產上對安全監管較薄弱,在產品生產、進口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隱患和產品不達標問題。"乳業行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分析稱,"目前,品渥食品在品控方面還是有問題,建議公司加強對前端的供應鏈體系有效監督,增強安全管理預防、應急處理等,以穩定作為進口食品代理商的市場信任度。"
為了打開市場,低價成為品渥食品主要策略。數據顯示,2015至2019年,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47.64%、42.83%、39.73%、38.77%、38.47%,4年毛利率跌幅近10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為34.77%。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認為,伴隨國民生活水平提高,進口食品市場需求急速擴容。海量市場導致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跨境電商領域加速擴張;海南自貿港的成功建成,進口商品交易量或將有大幅提升;這意味著,品渥食品若不及時調整,毛利率還有下降可能。
品渥食品也在財報中提示風險稱:"進口食品品類不斷增多,國內進口食品市場競爭的加劇導致了公司毛利率的下降。隨著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公司毛利率存在繼續下降的風險。"
目前,紐仕蘭、蘭雀、尼平河正采用德亞乳品相同的市場策略試圖占領國內市場,一些中小食品企業也紛紛進入這一賽道。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進口食品相關企業(具備進出口信用的食品企業)21.5萬家,近五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始終維持在2萬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低價優勢,疊加海外加工基地、低成本奶源等因素,品渥食品的市場競爭力卻有些后勁不足。2016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德亞牛奶的營收增速從55%下滑至22%、16.6%。
根據品渥食品2020年9月披露的招股書,德亞純牛奶市場份額為1%。
2020年上半年,伊利股份液體乳業務營收為354.44億元,蒙牛液體乳業務營收為326億元,而品渥食品的總營收僅為6.82億元(具體業務收入比例,公司方面暫未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與競爭對手相比,德亞乳制品選擇了更長的保質期。比如,德亞全脂牛奶和德亞酸奶利樂裝保質期均為12個月,而國內某知名品牌相應產品的保質期為6個月。這意味著,品渥食品更長的保質期并未換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不過,也有看問題的另一個角度。在宋亮看來,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生活品質的提升,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進口將是必然趨勢。品渥食品在進口食品代理上頗具競爭力,長期來看,企業將享受行業紅利。
行業競爭加劇
目前,德亞在品渥食品營收占比中達到七成左右。有投資者擔心,乳品業務進展不利將拖累公司盈利,提出"如果國家禁止某個國家的牛奶入境,公司如何降低相關事件的影響"等相關問題。
事實上,品渥食品早已開啟了多元化的進程,開拓了諸如瓦倫丁啤酒、亨利谷物食品、品立糧油產品。
據公司營收結構數據,德亞乳制品營收占比已從2017年的50%上升至2019年的70%,其它產品,而其他業務如啤酒、食用面粉及食用油、餅干及點心、谷物等悉數呈現下降。"公司乳品、啤酒、橄欖油品類不同、各自為戰,而且谷物、橄欖油都是小眾市場;德亞、瓦倫丁、品利等品牌之間也沒有聯系,公司如何推廣各個品牌?"投資者因此在互動平臺要求公司統一品牌名稱。"當前盡量聚焦在乳品這個品類,這塊我們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也有比較大的空間。不同品類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按照不同的速度和節奏進行投入。"品渥食品對此回應稱:"公司將聚焦現有4個品牌,現階段不再新增品牌;針對國內年輕消費者變化,開發新產品、豐富產品線。"
品渥食品還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國金證券春節大眾品草根調研顯示,低溫奶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國內低溫奶和常溫奶市場份額分別是15.2%和84.8%,消費習慣和市場成長潛力巨大。另外,植物奶也站上了風口。
而目前伊利金典和特侖蘇產品質量已經超過了德亞牛奶,以牛奶最重要的指標"蛋白質含量"來看,伊利金典和特侖蘇牛奶每100克含蛋白質3.6克,而德亞牛奶則僅為3.3克。"對于輕食、減脂、無糖、有機等健康食品開始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公司未來也會緊跟趨勢變化推出相應的食品,比如德亞有機純牛奶、德亞低糖酸奶等。"品渥食品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
面對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品渥食品能否把握進口食品的風口?抑或是持續受制于品控問題,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受到擠壓?《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