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三:大堂整改
針對核心的1、2、3、4、8、22號樓的大堂問題,開發商考慮回購一樓原已賣出去的房子,進行整體改造。并出具了時間表。
然后,就開始了本文開始的場面。2018年11月16日,1500名業主收到了交房通知。開發商并在報紙上刊發了交房公告。
但是,從這個公告里,又沒看出來誠意。比如,通篇沒有出現融創兩個字——除了最后的公司名。這不是誠意。而現場的展板,似乎也在回避融創象湖壹號一期的字眼。
現場真相還原:
我扮演已經交過房的業主朋友,在朋友帶領下,進入了象湖壹號一期社區里面。
我給大家還原真實的場景和評價:
1、高層外立面從外面看還是很有質感的。但洋房、小高層和疊拼別墅外立面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顏色過深。和當時沙盤顏色和效果圖不符。
2、大門,的確很丑。特別是南大門。沒有氣勢,太小了。和旁邊的建筑比例關系不協調。
3、小區呈現的園林景觀,其實還不錯。這是整改后的結果。特別是石材鋪裝路面和塑膠跑道,其質感和效果超越鄭州很多其他高層交房小區。
4、車庫做的比較粗糙,層高較低。經親自測量,基本寬度在2.1—2.3米之間。車位尺寸縮水問題確實嚴重。
5、走廊、住戶門、室內,如果不挑剔的話,感覺還行。只是室內墻面部分施工粗糙。還有,走廊有點窄。
6、193平米大平層戶型的陽臺實在太小。
7、社區圍墻質感不錯。但圍墻外的綠籬稀疏,枯萎。無人打理。
8、核心點:高層的入戶大堂。從現場查驗來看,最嚴重的是8號樓和22號樓。
其次,是1號樓、2號樓、3號樓、4號樓。
相比較而言,大平層的5號樓和6號樓相對好點。但也是沒有大堂空間。
【五】羅生門:為什么?
1、作為全國第四大房企,作為注重品質和形象的融創,所謂的“高端生活締造者”,深耕鄭州的第一個項目的第一期產品交房,為什么出來這樣一個怪胎?竟然出現讓人不可思議的1、2、3、4、8、22號樓的大堂問題。特別是8號樓和22號樓。稍有一點常識的開發商和設計單位和施工方都不會出現這種弱智問題。但,這種情況他就在融創內部全國質量管控體系之下發生了。融創那么多內審環節,那么多設計人員,那么多施工單位人員,就沒人發現?就沒人提醒?
這是我在融創象湖壹號一期社區內部拍到的樓棟外墻銘牌。我想問上面的名字的單位和人:你們對業主負責了嗎?你們慚愧嗎?
2、假如說業主不維權,目前呈現的效果,是和開發商一開始設定的一致嗎?或者說,目前呈現的結果,是因為維權的成果嗎?
3、目前,在一樓大堂問題沒有整改的前提下,符合交房條件嗎?真的如公告所說,過了22號,就算業主不去收,也算交房了。但是,如果業主收了房,你1—4號樓、8號樓和22號樓的大堂,不整改了怎么辦呢?無限期往后推遲怎么辦呢?誰能夠承擔這個責任?或者說,這個大堂就是這個樣子了?
4、28名業主代表全部業主改規劃的事,這28名業主是誰選的?怎么選的?他們怎么能代表全部業主呢?他們到底是誰?擅自變更規劃,不能提供合法變更規劃手續、公示和批復,僅僅“有28位業主代表”同意就修改規劃,1520名廣大業主“被代表”。怎么著,這程序和誠意也不對吧。
網上傳出的秘聞,是真還是假?
5、原來宣傳的建筑設計公司柏濤呢?園林設計公司貝爾高林呢?李嘉誠御用設計師梁景華呢?難道是沒支付他們費用不讓用方案了?
我都懷疑:他們來了現場之后看到這種場景,會哭暈的。這是砸牌子。
6、目前社區大門這個樣子,還有修改的余地嗎?這離當初的效果圖差距也太大了吧。
【六】沉思:一聲嘆息
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只能表達一聲嘆息。
1、其實,融創象湖壹號一期除了目前大堂核心問題外,其他各方面還算湊合。社區園林景觀雖然離宣傳的牛逼境界相差甚運,但比很多樓盤其實還是好的。社區整體氛圍和空間感也很好。
2、之所以象湖壹號維權影響這么大,業主情緒這么大,核心問題除了產品層面的硬傷之外,最主要是當時銷售時吹牛逼吹的太大了。
目前呈現的一切,還好意思說是豪宅嗎?壹號系的豪宅就是這樣?——反而我在想:如果當時不這么吹牛逼,也許落差也不會這么大;落差不這么大,也許維權也不會這么嚴重。
這個案例,為所有的樓盤和外來開發商敲響一個警鐘——請不要吹牛逼。你所吹過的牛逼,你的廣告,你的沙盤,你的承諾,都是呈堂證供。如果再這樣吹下去,融創在鄭州其他的樓盤交房還會維權不斷,譬如瓏府——這句箴言送給融創。
3、一個核心:一期,是融創象湖壹號的一期,不是美盛天境1號院。如果把問題原因推諉于接盤美盛,業主們不相信也不會答應。業主是沖著融創的牌子和宣傳來的。
4、事已至此。希望融創能夠把二期、三期、四期產品做好,恢復好融創的面子和口碑。在目前預售制度下,很多鄭州老百姓對融創的品質是打問號和沒信心的。
請融創尊重鄭州老百姓,尊重鄭州市場。你也算是大哥級開發商。你是能夠做好產品的,比如北龍湖融創一號院做的就不錯啊,很精致啊。你不要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臉面!
5、維權,是個雙輸的事情。萬不得以,誰都不愿意。我之前幾乎沒寫過維權類文章。說實話,如果不是象湖壹號的大堂問題超出了我的想象和忍受力,我是不愿意寫這篇文章的。但這一次的確是突破了我的底線。
6、目前,鄭州樓市維權事件不斷。2018年幾乎每個周末都是維權日。這一切根源是什么?錯在開發商?錯在相關部門?錯在購房者?這是一個難解之謎。不管維權者情緒如何,在于開發商的對壘和溝通中,購房者和業主還是弱勢群體。
7、截止到發稿為止,象湖壹號維權事件還在持續。部分維權業主還在堅持溝通、上訪、跟進。其實,業主們也已經做出了妥協。最后的核心訴求只有一個半問題:
大堂整改。以及大門問題。
大門問題更復雜。不說也罷。
這個問題能否解決呢?決定了融創象湖壹號未來能否安生。
這是9月份的整改計劃公示,但2個月過去了,現在沒看到動工跡象。據說4號樓動工了一半,目前是停工狀態。原因不明。
8、請融創公司和領導反思:如果你們是8號樓和22號樓的業主,你們是什么感受?請將心比心。請將心比心。請將心比心。
9、這個世界。真的如《無間道》電影臺詞所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誰都不要叫委屈!房地產的世界,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