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東在采訪中表示:“至少是晚間我覺得不會出現運力不足的狀況,本身夜間不是打車的高峰期間,如果說我們巡游車能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話,應該能夠滿足夜間需求是沒有問題。” 不過他也表示,價格機制方面沒有充分調動出租車的積極性。
李軒認為,大多數出租都是雙班倒全天運營,按2016年出租車的保有量140.4萬輛,和滴滴日單量2500萬算,如果滴滴夜間單量是接近10%,即250萬單,那和出租車×2單差不多匹配。
在北京南站和西站,經過上一輪整治之后,出租運營仍算規范。滴滴深夜停運的第二天晚上,一直駐守滴滴平臺的出租車司機高師傅切換到了“嘀嗒出行”,并用它拉了第一單,“我以前下了都沒用過。”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罵滴滴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滴滴如今的市場地位是我們選擇出來的,如果不滿意滴滴,為什么不選擇其他平臺?”
市場上已經出現一些自發性反壟斷的現象。從去年開始,嘀嗒、首汽先后開始爭奪出租車市場,這是被認為具有規模和誘惑力的供給群體。他們認為滴滴在推出私家車業務后,將流量從出租車導給快車。
“這群人是被忽視,沒有被服務好。”嘀嗒拼車CEO宋中杰告訴《財經》記者,這部分人有經驗也有牌照,是最該拉攏的群體。神州優車創始人兼CEO陸正耀也對《財經》記者表示過,神州會在商業模式更成熟時推出出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