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廣州4月20日電(記者魏蒙)20日凌晨2時,多輛滿載對蝦、石斑魚等水產品的貨車,駛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海關監管區,經“一站式”智能卡口系統高效驗放,幾分鐘后順利通關。大約兩個小時后,這批新鮮的魚蝦便能出現在香港“早市”供商家和市民挑選。
隨著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香港旅游業穩步復蘇,餐飲行業對水產品的需求增長迅速。據拱北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經該關所屬的港珠澳大橋海關申報出口供港水產品1.3萬噸,同比增加62.8%,貨值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6%。
目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已成為珠江西岸地區供港水產品的主要離境口岸。港珠澳大橋海關積極對接企業需求,充分發揮24小時通關效能,針對水產品運輸條件和時效要求高、通關時間多集中在凌晨等特點,設置供港水產品查驗區和綠色通道,提供預約通關、優先檢查服務,實現水產品“即報即審、即查即放”。
“我們每天有十幾噸水產品經大橋口岸供港,得益于大橋海關24小時通關和‘隨到隨檢’的優質服務,我們的水產品鮮活度得到了保證,客戶滿意度也高。”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張劍峰說。
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劉彥君說,該關已與香港食環署大橋口岸水產檢查站建立“點對點”緊急通關聯系渠道,制定針對水產品的專項通關應急預案,確保水產品通關暢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