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護險的服務范圍具體有哪些?結算周期、結算金額如何計算?昨天,本市首個居家護理服務規范《上海市長寧區長護險居家服務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發布。根據《規范》,長護險服務項目共有42項,包括27項基本生活照料項目和15項常用臨床護理項目,將從長護險服務機構端完善服務制度和樹立流程標準,為長護險居家護理服務開展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精準定位服務內容提供科學依據,提升服務水平,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人失能問題成為了社會普遍面臨的難題,上海試點長護險四年多來取得了積極成效。然而,長護險作為一項全新制度,標準體系建設尚未健全。 《規范》對每一項內容都進行了明確:人員資質方面,明確了提供長護險服務的人員應當是執業護士或參加養老護理員(醫療照護)職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的人員,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人員,護理人員不提供家政等其他不在長護險范圍內的項目。
近年來,長寧區在推進長護險試點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按需申請、按規評估、按質服務”的發展模式,2萬余名老人享受到相關服務,定點護理機構從試點之初的9家增加到21家。長寧區醫保局副局長朱靈芳在調研中發現,由于涉及的點多、面廣、鏈條長,長護險在運行實踐過程中存在監管難度高、服務參差不齊、服務范圍偏離等情況。去年下半年起,長寧區醫保局等依托專業團隊,共同研究制定了《規范》,于今年7月申標成功,成為目前全國首本面向長護險居家護理服務規范的團體標準。下一步將分別從相關機構的培訓、考核、評定入手制定細則,促進行業自律、健康有序發展。(記者周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