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小微企業在國家政策、需求擴大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加速進入復蘇周期。不過,這也使其產生了更加旺盛的融資需求,現金流持續承壓。“很著急,又沒有時間去借錢。”四川綿陽的李建倫經營一家塑料托盤制造企業,在“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決定盡快上馬一條新生產線,卻受制于資金短缺,遲遲不能順利推進。
正在工業區走訪的平安普惠四川分公司咨詢顧問了解到李建倫的情況,為他提供了總額為100萬元的多元化融資方案,而且還款靈活,全線上申請流程簡便快捷,有效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平安普惠四川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業內首創“全線上業務流程+線下咨詢服務”的O2O服務模式,聚焦提供“省心、省時、省錢”融資服務,主動靠前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強化政策落實,助力小微經營主體減負增益,激發成長活力。
不僅如此,平安普惠還不斷嘗試用市場化方式支持小微企業,用更加適合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產品設計,借助智能風控技術、專業授信技術來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其中,平安普惠為推動金融服務擴展到更廣泛的具有“專精特新”特質的潛力小微企業,推出“4+1+1”重點行業小微扶助計劃,使其更具地方特色,更符合小微企業主的資金周轉需求,贏得了更多客戶的認可。截至2022年12月底,該計劃累計幫助近40萬名小微企業主獲得1427億元融資。
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將用好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推動金融機構增加多種貸款,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推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
可以預見,金融助力小微企業逐步復蘇仍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基于此,平安普惠將繼續推進優化業務模式、豐富產品和服務,在保證資產質量穩健的前提下,進一步下沉服務小微,助其快速恢復市場活力,實現穩步增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