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然而,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和社會各界都在不斷探索和創新,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長效機制。在這一過程中,金融科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普惠的融資服務。
數字化經營提升小微融資效率
傳統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模式存在著很多痛點和難點,如信息不對稱、風險評估困難、成本高昂、流程繁瑣等,導致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信貸供給不足、不及時、不精準。而金融科技則能夠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提升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
例如,平安普惠推出了AI視頻貸款方案,將小微客戶借款申請流程平均耗時大幅縮短約40%,服務斷點改善50%,實現接近“0文本輸入”“0等待”體驗,減少了小微融資服務對物理場所的依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陸金所AI視頻貸款方案已累計服務客戶63.9萬,客戶累計獲得借款1672億元。
另外,神州數碼利用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平臺和解決方案,為中小銀行提供了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幫助其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從而提高了對小微企業的覆蓋率和服務質量。據悉,神州數碼已經與全國近百家中小銀行合作,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超過3000個網點。
金融科技優化小微風控模型
風險控制是金融服務的核心環節,也是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難點所在。由于小微企業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信用記錄,傳統的風險評估方法往往無法準確反映其真實信用狀況。而金融科技則能夠通過采集和分析海量的數據信息,構建更全面、更精細、更動態的風控模型,提高對小微企業信用價值的挖掘能力。
例如,平安普惠開發的“人+企”立體智能風控模型,使用前沿的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將小微企業主個人信用、企業的多種信息維度納入模型,每個借款人包含7000多個預測變量、1063個關鍵變量。同時,平安普惠全國各地的咨詢顧問收集當地市場的第一手資料,向風控模型導入區域數據,為各地區小微企業主量身定制風險管理策略,全面挖掘小微信用價值。
另外,螞蟻集團研究院和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小微經營者信用報告》顯示,基于螞蟻集團的“310”模式(3分鐘申請、1秒審批、0人工干預),網商銀行通過對接支付寶、淘寶、天貓等平臺的數據,為小微經營者提供了更加靈活和精準的信用評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網商銀行已累計服務超過3000萬小微經營者,其中超過80%是首次獲得銀行貸款。
金融科技構建小微生態圈
除了提供融資服務,金融科技還為小微企業主經營賦能,進一步探索建立“小微生態圈”,為小微企業主提供豐富的數字化經營工具,提升其線上經營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也有利于增加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的互動和粘性,實現雙贏。
例如,有的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小微企業主增值服務平臺,通過引入更多的服務提供商,提供包括信息交流論壇、網絡社交及全套數字化SaaS解決方案。據悉,該平臺已經為超過1000萬小微企業主提供了數字化經營服務。
另外,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螞蟻集團研究院和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共同發起的《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小微經營者信心指數大幅提升至50.3%,創一年多以來新高;七成小微經營情況好轉,扭轉虧損狀況,服務業盈利狀況最好。同時,稅收支持、金融支持、成本減免和穩崗穩就業等政策在小微群體中的覆蓋率穩步提升,融資成本環比下降。這些數據反映了金融科技對于小微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金融科技作為一種創新型的金融服務模式,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科技不僅能夠提升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和風控能力,還能夠構建小微生態圈,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