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2日消息,近日,工信部發布關于貫徹落實《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鼓勵典型行業、重點工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IPv6網絡化改造,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構建工業互聯網IPv6標準體系。
根據公開資料,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是由國際互聯網標準化組織IETF設計的用于替代現行版本IPv4的下一代互聯網核心協議,對過渡、路由、網管、傳輸、安全等已有比較成熟的標準。
工信部表示,通知旨在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基礎設施升級步伐,促進下一代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創新。
通知明確了6項任務,包括:實施LTE網絡端到端IPv6改造、加快固定網絡基礎設施IPv6改造、推進應用基礎設施IPv6改造、開展政府網站IPv6改造與工業互聯網IPv6應用、強化IPv6網絡安全保障、落實配套保障措施。
通知提出,從LTE網絡IPv6改造、基礎電信企業自營業務系統IPv6改造、移動終端全面支持IPv6和基礎電信企業間網絡與應用IPv6互通方面實施LTE網絡端到端IPv6改造。
LTE網絡IPv6改造方面。到2018年末,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全國范圍LTE核心網、接入網、承載網、業務運營支撐系統等IPv6改造并開啟IPv6業務承載功能,為移動終端用戶數據業務分配IPv6地址,提供端到端的IPv6訪問通道。
基礎電信企業自營業務系統IPv6改造方面。到2018年末,基礎電信企業完成門戶網站、網上營業廳網站IPv6改造,并完成活躍用戶規模排名前10位的自營移動互聯網應用(APP)及相應系統服務器IPv6升級改造,使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支持IPv6訪問優先;通過免流量升級等推廣措施,引導用戶完成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更新。
到2018年末,移動互聯網IPv6用戶規模不少于5000萬戶(基礎電信企業已分配IPv6地址且一年內有IPv6上網記錄的用戶),其中,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信)用戶不少于1000萬戶,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移動)用戶不少于1000萬戶,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用戶不少于1000萬戶。
移動終端全面支持IPv6方面。推動新生產移動終端的出廠默認配置支持IPv4/IPv6雙棧,并逐步推進存量移動終端通過系統軟件升級開啟IPv6功能。基礎電信企業定制和集中采購的移動終端應全面支持IPv6。
基礎電信企業間網絡與應用IPv6互通方面。到2019年第一季度末,各基礎電信企業均完成LTE網絡與其他基礎電信企業用戶規模排名前10位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系統服務器互通,實現已選定的30個移動互聯網應用(APP)IPv6跨網訪問。
通知指出,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應用基礎設施IPv6改造。
數據中心IPv6改造。基礎電信企業和數據中心運營企業應完成數據中心內部網絡和出口設備的IPv6改造,支持IPv6業務接入和承載。到2018年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完成超大型數據中心IPv6改造,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東北區域大數據中心、東軟軟件園數據中心、譽成云創數據中心、百度云計算技術(山西)有限公司、藍汛首鳴國際數據中心完成IPv6改造,為用戶提供基于IPv6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2018年起新投產的數據中心應支持IPv6。到2020年末,各大型數據中心運營企業均完成IPv6改造。
內容分發網絡(CDN)IPv6改造。到2018年末,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網宿科技、藍汛、帝聯科技完成內容分發網絡(CDN)IPv6改造。
云服務平臺IPv6改造。到2018年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面向公眾提供服務的云服務平臺完成50%云產品IPv6改造,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UCloud、華為云、華云、迅達云、百度云、京東云、青云等云服務平臺企業完成50%云產品IPv6改造。到2020年末,上述企業完成全部云產品IPv6改造。鼓勵云服務企業面向用戶提供IPv6技術咨詢、網站改造等服務。
域名系統IPv6改造。到2018年末,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完成遞歸域名解析服務器的IPv6改造,萬網、新網互聯、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政府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CONAC)、西部數碼、三五互聯、易名中國、中國數據、愛名網、聯動天下、商務中國、時代互聯完成IPv6改造,構建域名注冊、解析、管理全鏈條IPv6支持能力。
此外,通知還強調,要開展政府網站IPv6改造與工業互聯網IPv6應用。在工業互聯網IPv6應用方面,鼓勵典型行業、重點工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IPv6網絡化改造,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構建工業互聯網IPv6標準體系。
據《人民日報》報道,IPv4地址為32位編碼,可產生40多億IP地址。IPv6的IP地址量為2的128次方,其海量規模被形容為讓地球上每顆沙粒都有一個IP地址。IPv4到IPv6的轉變,可簡單類比為當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原有接線板插孔不夠用而需更換的道理。此外,IPv6還可避免采用私有IP地址給互聯網管理帶來的不便。如在技術上具有數據加密和完整性,可對網絡對象進行身份認證和訪問授權,還可開發大規模的實時交互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