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運營中心主任、原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黃峰在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2018年年會上表示,隨著海南、雄安“自貿試驗區”身份的確定,截至目前,中國自貿試驗區形成了“1+3+7+2”共4批13個的新格局。
4月13日,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4月21日公布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中也提及,雄安新區將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支持以雄安新區為核心設立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黃峰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亮點在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實現離島旅客全覆蓋,提高免稅購物限額;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到先行區診療的便利化政策;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等方面。
黃峰稱上述特點與海南是獨立省份、島嶼以及其地理區位優勢有關,海南不會發展以加工為主的中低端制造業。
雄安方面,黃峰表示,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相比于現有自貿試驗區,雄安新區的特色在建設中外政府間合作項目(園區)和綜合保稅區。
黃峰還強調,海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發展應采取“先立法,后設區”的模式,先進行較高層次的統一立法,制定一部統一調整自由貿易區各種社會關系的中央級的行政法規或法律,再設立自由貿易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