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新上市、療效確切但價格不菲的抗癌藥,何時進入醫保一直頗受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今日(4月2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會盡快啟動建立藥品動態調整機制,盡可能把更多臨床價值高、治療急需的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上市138種抗癌藥品。陳金甫表示,目前的醫保目錄已經包括大部分抗癌藥品,能滿足患者需求,但也有進一步擴大支付范圍和提高用藥水平的需要。
陳金甫強調,藥品納入醫保目錄有嚴格的程序,并且由于醫?;鸪惺苣芰Φ认拗疲豢赡馨阉惺袌錾系漠a品都納入藥品目錄。“我們主要考慮基金總量的平衡,臨床的需要以及價值的導向,這是大的方向。要建立一整套嚴謹的規則,避免發生尋租,避免不當競爭,尤其是避免劣幣淘汰良幣。”
針對一些新上市的、價格昂貴的靶向藥物還未納入醫保目錄的情況,陳金甫說,人社部已經做了專項部署,會盡快啟動建立藥品的動態調整機制,盡可能把更多臨床價值高、治療急需的藥品納入支付范圍,既有效提高患者用藥水平,又通過談判方式把價格降下來,減輕患者的負擔。
他舉例說,2017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確定了45個品種,最終和制藥企業談判成功36個品種,一半左右是抗癌藥,不少臨床需要、但價格高的藥品都納入了目錄,談判確定的醫保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44%。其中,治療乳腺癌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從1個療程花費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
“我們已經在研究啟動相關工作,年內會給社會一個結果。”陳金甫說。
作者: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