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無論是已經上市的餐飲企業還是未上市的頭部餐飲企業,其每年凈新增門店數基本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很難在下一個自然年度開出更多的門店?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通過分析部分大餐飲行業龍頭公司每年凈新增門店的數據,報告指出,主要是因為各餐飲企業的組織能力無法每年都保持很大的進步。
一般來說,餐飲企業在一個自然年度開出了多少門店,其組織能力對應的就是開出這個自然年度門店數的水平,無法驗證其下一個自然年度能夠開出更多的門店。而組織的不斷迭代又涉及到內部不同部門利益的協調、組織擴容后的管理稀釋等問題,這也是限制餐飲企業最后能否實現全國規模連鎖和跨區域擴張的核心問題。
能夠做到不斷增加每年凈新增門店數,進而保持門店數量持續高增長的中餐企業在行業中極為罕見。
報告以海底撈為例分析,海底撈在2018年之前經歷了24年的發展,這期間在全國范圍內一共開設了466家門店;自2018年上市后到2021年上半年,在近3年的時間內就增加了約1100家門店,且每年的門店凈新增數均有不小的提升。2020年整個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是并沒有影響海底撈擴張的腳步,僅2020年一年海底撈就增加了500多家門店。
報告認為,海底撈能做到門店的不斷加速增長,其強大的組織能力是背后最重要的支撐,管理團隊已經驗證了自身通過組織的搭建而取得的做產品、做單店、做擴張這三項帶領公司走向成功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個經營大店正餐業態模型的公司,海底撈仍需關注開店節奏和新店的經營爬坡情況。在競爭激烈的中餐領域,一旦開店過快使得門店整體經營效率下滑,將影響公司整體的戰略布局和盈利能力。
此外,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不時暴發的背景下,需求端的恢復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過快地開店有可能稀釋品牌稀缺度從而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黏性,進一步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效率。近期,海底撈也注意到了開店過快的問題,宣布將在2021年年底前關停約300家經營未達預期的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