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審改辦協調局局長盧向東介紹,《意見》共提出10方面、百余項改革舉措,堅持把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作為重中之重,不搞政策洼地,而是要著力打造制度創新的高地。
《意見》提出的改革試點舉措主要包括: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健全更加開放透明、規范高效的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外商投資和國際人才服務管理;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監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進一步優化涉企服務等。
“這些改革舉措的共同特點是比較精準務實,針對性和普惠性較強,直接回應市場主體期盼、直接服務產業發展、直接助力經濟民生。”盧向東表示,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是這次創新試點工作的基本要求,開展試點不是為了“栽盆景”,而是要多育良種、移植全國,促進我國營商環境不斷邁向更高水平。在具體實施中,將把握好改革的時序、節奏和步驟,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盧向東強調,下一步將從3方面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一是健全改革協調聯動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和試點城市溝通配合,形成改革合力。二是指導試點城市細化完善具體實施方案。三是做好創新試點的跟蹤評估。同時,密切跟蹤試點進展,研究適時擴大試點城市的范圍,動態更新改革事項清單,力爭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推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成果,用改革的辦法消除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難點痛點,不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意見》中涉及投資審批、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等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力協調。談到如何讓改革盡快落地,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司長楊潔表示,要突出利企便民,著力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突出公平高效,著力深化招投標領域改革創新;突出權益保護,著力健全信用修復機制。
電子證照應用是廣大市場主體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局長楊紅燦表示,目前已建成了全國統一的市場主體電子營業執照庫,1.5億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可隨時隨地使用智能手機下載、出示、打印電子營業執照。以此次創新試點為依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推動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層級、跨領域應用,拓展應用場景,完善應用服務體系,將電子營業執照打造成便利市場主體營商的工具。
《意見》提出的改革舉措對北京市力爭率先建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聚焦制度創新,為北京市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聚焦綜合授權,賦予北京市更大自主改革空間;聚焦痛點難點,解決企業辦事創業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北京市副市長王紅說。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透露,上海將依托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推動更多涉企高頻事項“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實現更多惠企政策便捷兌現,優化包括“免申即享”在內的一系列服務;圍繞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政府誠信、法治保障等推出更多改革舉措;繼續探索新型監管模式,多元共治,提升監管效能。
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勇表示,廣州對照試點目標、任務、清單,將從4方面確保改革落地見效:一是研究構建改革落實體系,確保有章有法、有序有力。二是研究數據賦能審批流程再造,健全數字化政務服務。三是制定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舉措,守住改革風險底線。四是拿出地方特色改革硬招實招,鑄造“廣州品牌”。(記者韓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