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指定交割倉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銅交割指定倉庫昨天在浦東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世天威物流(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有限公司揭牌啟用,“上海銅”首次實現在同一庫區內完成國內期貨、國際期貨、國內現貨、國際現貨“四個市場”的完全流通,上海浦東也成為全國銅品種唯一“四個市場”完全流通地。
“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更好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這是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具體要求之一。以此為使命,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攜手,共同推進我國大宗商品產業國際化發展,也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作出貢獻。
世天威物流(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宇蕾說,“伴隨著中國大宗商品交易環境的步步升級,我們在浦東外高橋的業務從最初的國際現貨不斷實現拓展,如今,在一個庫區就實現了‘四個市場’交易,真正做到與世界零距離。”
在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世天威庫區內,每天存放著近30萬噸的銅品種貨物,過去,一旦客戶需要交易,庫區就會異常忙碌。
今年1月20日,在保稅區管理局、駐區海關等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世天威在浦東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內生成了首張國際銅倉單;4月22日,世天威獲批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國內銅”的指定交割庫,成為全國第一個大宗商品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平臺。而此次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指定交割倉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銅交割指定倉庫在世天威揭牌啟用,標志著銅品種在國內國際雙合約交易的基礎上,首次實現了在同一庫區內完成國內期貨、國際期貨、國內現貨、國際現貨“四個市場”的完全流通,且貨物本身無需進行移動,真正實現零物流成本的“期貨現貨聯動、國內國際打通”。
自此,銅產業鏈企業可在浦東外高橋港綜合保稅區自由選擇保稅或完稅的交易方式,可以根據期貨現貨市場的價差變化、國內國際市場的行情波動,隨時在“四個市場”中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市場進行交易和交割,業務操作靈活性大大增強。
世天威是上海自貿區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培育企業,目前,其銅品種現貨倉儲量、期貨標準倉單倉儲量均占上海市場50%以上。得益于GOP服務專班全方位、全領域、全天候、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務,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的實施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銅指定交割倉庫、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國際銅交割指定倉庫的揭牌啟用,未來,公司年均進出口貨量有望超過120萬噸,年均進出口總額超過70億美元。
保稅區管理局財政和金融服務處處長梁翔說,這一業務的實現也將助力國際銅與國內銅期貨進一步形成合力,通過雙合約同時服務在岸和離岸兩個市場,通過“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戰略定位逐步推動上海銅期貨價格成為國際市場交易指導價格,持續提高上海價格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昨天的啟動儀式上,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我國大宗商品產業國際化發展。雙方將加大合作力度,把“期貨現貨聯動、國內國際打通”的業務模式拓展至鋁、鉛等其他大宗商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