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眾前天就看完《夢華錄》了。6月23日,播出方開啟《夢華錄》“顧盼生輝”大結局點映禮包,內含33-40集的觀看券。原本會員收官日定在7月3日,但只要花18元,就可以在6月26日直通大結局。
從宋朝開封市井景象到劉亦菲、陳曉的演技,從宋朝的點茶技藝和文化內涵到本劇的質量和口碑,甚至連它的劇本是否遵從了關漢卿的《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都引發了一場關于女性意識的討論。
近日,導演楊陽接受了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的專訪,她坦言希望觀眾能夠從自己的作品中獲得不一樣的觀感。對其引起的女性意識爭議,楊陽通過劇宣工作人員來回答:不用回應,一切都在劇中。
關于口碑
觀眾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夢華錄》之前,楊陽曾拍過《將夜》《心術》《功勛》等熱播劇。2020年夏天,她接到《夢華錄》劇本后,被幾個女人的奮斗、友誼和愛情打動了。楊陽聯想到很多從各地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拼、奮斗的女性,她想為這些女孩子拍一部劇。楊陽說,“我希望演員們不要只想著古裝劇,她們其實是在演很多女性的經歷。”
在楊陽心中,趙盼兒是一個性格復雜的女孩,又非常自強自立。這跟她的身世有關,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后來因父親的原因入了官伎,成長經歷波折。“她的性格不甘于命運,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楊陽說。
劇中重點展現的還有趙盼兒、宋引章和孫三娘這三個身世、性格很不同的姐妹友情。劇中,有一次三人吵架,開始是吵鬧,然后笑到一團,最后摔在一起。“這就是三個女孩,沒有隔夜仇。”楊陽說,“這樣的友誼,現在的人都會有共鳴。”
楊陽始終認為,觀眾能夠從《夢華錄》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真實的、有情感的故事是能打動觀眾的,扎實的故事和演員的精湛表演能使觀眾沉浸到故事里面,產生共情。
關于宋朝
集大雅為一體的朝代,要拍出水上《夢華錄》
在《夢華錄》播出期間,“開封”成了網友們心中的向往之地,“宋朝的開封是怎樣的?”“好想去開封逛吃逛吃”是網友們的熱議。
在楊陽心目中,宋朝是一個集大雅為一體的朝代,宋朝的美是精致、簡約、高級的。楊陽也喜歡宋代人流行的四雅——焚香、點茶、插花和掛畫,“宋詞和宋瓷都很美,我努力把這些宋代的浪漫和意境都融入《夢華錄》中。”
在籌拍期間,楊陽查了開封作為北宋都城時代的歷史資料,發現北宋東京城內水系十分發達,有“一城宋韻半城水,夢華飄逸伴汴京”,掌握歷史依據后,楊陽就帶著劇組到江浙采風,開車沿著水系走了好幾天,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充實自己的想法——要把《夢華錄》拍到水上。
《夢華錄》美術指導劉京常年在橫店拍戲,古裝劇的大景小景都被他拍遍了,聽了“水”的概念后,劉京很興奮,就把楊陽跑的地方又跑了一遍,從而完美呈現出水上的《夢華錄》。
關于非遺文化
盡量還原古代,但讓現代人愛看
《夢華錄》請來的專家不少,茶文化顧問、歷史顧問、宋宴專家都為該劇提出了不少建議。“編劇張巍查閱大量史書,劇中的菜名、飲料名、街道名,各階層人的稱謂、穿著打扮,她都了如指掌。造型指導黃薇參考了很多宋畫,《清明上河圖》《聽琴圖》等,這些古畫都描繪了宋代人的生活方式,再結合現代手法,使《夢華錄》的服裝服飾既有煙火氣又符合人物,美輪美奐。”楊陽說。
“茶百戲”是《夢華錄》的亮點,劇組邀請了福建省非遺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進行授課指導。
現在回想起來,楊陽依然對“斗茶”那場戲印象頗深,“那場戲很復雜,人物多,程序繁瑣,當時章志峰的大弟子也親自到現場對拍攝進行指導,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傳統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