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收入增長
但傭金能否到賬或存不確定性
《紅周刊》梳理多家房產中介平臺在2021年已披露的財報數據發現,在二手房業務以外,房企代理的新房業務正逐漸成為收入貢獻的主要來源之一。
其中,貝殼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新房GTV(新房銷售總交易額)同比增長37%至1.25萬億元,且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新房業務貢獻了總收入的55.84%,超過了二手房業務貢獻收入占比41.23%;易居企業控股也在其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中指出,期內一手房GTV為2226億元,同比增長51%,與此同時,一手房代理服務所產生的收入也同比增長29.2%至16.37億元,占總收入28.45億元的57.54%。
多位業內人士向《紅周刊》記者表示,這背后的原因在于,與二手房相比,房產中介的新房代理傭金更高。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現在市場約40%的新房交易都來自中介,而近兩年開發商著急回款,短暫的出現了在多數開發商自身利潤率不到10個點的大背景下,房企卻對新房成交開出較高中介渠道費的特殊現象。
一般來說,房產中介平臺在新房銷售的傭金收取上采取跳點提成方式,也就是賣房屋數量越多,提成的點數越高。“以某頭部房產中介平臺的新房渠道費進為例,該企業早在2020年就已經大幅提高了新房渠道費。上漲之前,費率多為銷售額的2%、3%、5%、6%;而現在其在鄭州、西安等部分城市的費率高達3%、5%、8%、10%;部分城市的文旅樓盤費率甚至高達20%~25%。”胡景暉向《紅周刊》記者說。
不過在張大偉看來,新房的高渠道費以及新房貢獻收入的上漲或不能長久持續,未來房產中介的業績表現主要還看其在二手房市場的表現。
而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新房收入能否“落袋為安”也是房產中介不得不直面的一大挑戰。以世聯行為例,2021年9月,世聯行曾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為恒大集團提供新房代理銷售服務,收取相應的傭金。但因恒大集團資金周轉困難,截至2021年8月31日,世聯行與恒大集團之間應收票據余額為5.51億元,應收賬款余額為6.94億元。且截至公告日,其與恒大集團已就應收款項中約2.46億元達成抵房解決方案,尚有應收款項余額9.99億元。
根據2020年年報數據,恒大集團以7.15億元的收入貢獻成為世聯行的第一大客戶,而第一大客戶的傭金存在回收的不確定,不光可能形成一定比例壞賬從而影響年度業績表現,還給公司股價造成了較大打擊,9月份,世聯行股價接近“腰斬”,從9月3日的7.91元/股跌至9月29日的3.74元/股,至今股價還一蹶不振。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世聯行累計已實現但未結算的代理銷售額約3031億元,將在未來的3至9個月為公司帶來約22.5億元的代理費收入。不過當前多數房企普遍存在資金鏈較為吃緊的情況,而這一現狀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介平臺們的傭金能否到賬以及到賬速度,世聯行能否成功回收上述代理費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胡景暉向《紅周刊》表示,當前行業內存在的較大問題是,開發商大量拖欠經紀公司傭金。據其了解,世聯行、易居企業控股,甚至貝殼都受影響較為嚴重,可能存在不小的壞賬規模。
互聯網、房企、國資等新興勢力入局
房產中介市場格局謀變
胡景暉認為,市場的短期蕭條、房企欠傭,僅僅只是一個導火索,部分企業之所以出現問題,還是公司自身的底層商業邏輯存在問題。而股價的下跌則主要是受到房地產悲觀情緒的影響。
此外,胡景暉指出,遭遇做空的某頭部中介平臺接下來可能會走瑞幸咖啡的老路,被SEC強制退市。而頭部中介平臺的動蕩,對于其它企業來說也意味著機遇的到來。因為未來這一行業的平臺化仍是大趨勢,頭部中介平臺的動蕩,意味著市場會流出很大空間。在這一大背景下,新興的平臺勢力有著更多的機會。
2021年,新興勢力快速布局。其中一類是以58安居客、字節跳動幸福里為代表的互聯網系。去年4月,安居客遞交招股書,不過恰逢行業生變,IPO招股書最終以“失效”告終。彼時58安居客回應表示,安居客上市進程仍在有序推進中。
胡景暉認為,安居客今年(2022年)成功上市的可能性較大。不過他也指出,對安居客來說,當然仍然面臨一大難題,那就是,如何迅速從一個流量平臺轉變成一個交易平臺,并形成有效的賦能和交易閉環。
此外,2020年11月,字節跳動表示將拆分旗下的房產業務“幸福里”。彼時,幸福里已啟動了融資計劃,將引入外部戰略股東,獨立發展。與此同時,幸福里還同步開啟了收購計劃,擬收購麥田房產20%股份。《紅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后者擁有直營連鎖門店近1000家,專業房產經紀人規模14000余名,而在北京的房地產經紀機構中,麥田房產的交易量也排名第三位,僅次于老牌中介品牌鏈家、我愛我家。而據胡景暉預測,起步較晚的幸福里也預計能在未來的2~3年內實現上市。
另一類,以萬科、碧桂園、保利為代表的開發商系同樣不容小覷。多家房地產開發商早已通過旗下物業平臺在房產中介領域進行布局,如萬物云旗下的樸鄰、龍湖旗下的塘鵝、保利發展旗下的保利愛家以及其于2018年參股的合富輝煌。
而碧桂園服務不光擁有房產經紀品牌有瓦,2021年8月,還與武漢本土房屋中介龍頭世紀宏圖不動產達成戰略合作,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更是直言,碧桂園服務今年(2021年)將房產經紀作為戰略級賽道進行布局。
此外,還有以珠海大橫琴控股的世聯行、建行旗下建融家園為代表的國資系。
行業內入局者眾多,那么如何來判斷在房產中介市場的爭奪戰中,未來誰更容易占據優勢?
中房商學院副院長鄧明政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房地產市場變化會影響到中介平臺關于新房的流量和業績,但這都是周期性的。經紀人規模、品牌力、專業度、服務品質、數字化能力等因素已成為中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多位業內人士向《紅周刊》記者指出,在房產中介的市場競爭中,規模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擁有絕對數量經紀人的平臺,就意味著掌握了絕對的渠道優勢,從而覆蓋更大規模的市場,所以大平臺的優勢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