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控股股東宣布將用30-50億元增持A股股份,并且不設股價上限。受該消息刺激,一直在發行價附近徘徊的中國移動A股周一上漲1.06%,盤中最高上漲2%。那么,移動集團的增持能不能讓其A股擺脫破發的尷尬呢?
很多人認為移動集團增持A股是迫不得已,“綠鞋機制”因為時間原因馬上就要失效了,而一旦失效中國移動很可能重蹈中國電信的覆轍。但實際上,即便沒有控股股東的增持,從企業基本面角度看,移動A股的股價表現也會比電信強很多。2021年,電信營收4000億元左右凈利潤只有200多億元,移動營收則超過8000億元凈利潤達到1200億元,從盈利水平看,移動遠超電信。而電信之所以破發,更多在于其H股的向下牽引作用,電信H股目前股價只有2.96港元,折合人民幣2.4元左右,A股股價是H股的1.78倍;移動A股的股價與其H股股價之比則為1.4倍左右。再結合基本面情況,電信A股仍在牛皮盤整,其破發局面短期或難以改變。
而對于大盤而言,移動控股股東此次增持能不能真正刺激A股股價,從而引領科技大藍籌啟動,將整個A股帶出盤跌局面,這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首先是移動控股股東此次增持能不能真正刺激A股股價?移動集團此次將拿出30到50億元增持A股,時間截至日期是今年年底,股價沒有上限。那么,30到50億元能買多少移動A股呢?按其目前58元左右的股價計算,可以買8000萬股左右。目前移動A股的可流通股為4.7億股左右,也就是說移動集團如果全部增持,則可以買入目前移動A股可流通股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果考慮到很多機構會對移動A股“壓箱底”主動買入情況,市場上剩下的流通籌碼其實并不多,由此可以看出,移動集團此次增持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其次是移動能不能引領A股科技大藍籌啟動?投資者可以試想一下,中國移動回歸的時點大盤所處的位置在哪兒?如果未來有一波上漲行情,哪個權重板塊或者個股有龍頭潛質?是一直徘徊不前的銀行板塊?還是已經漲了十倍幾十倍的寧德時代和貴州茅臺?它們或許都難當大任。那么中國移動呢?它是全球客戶數最多的移動運營商,也是中國最賺錢的運營商,無論是行業景氣度、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企業自身的科技含量和估值情況等,似乎都比前面說的幾個更具“標桿”氣質。
第三是能不能把A股帶出長久以來在3500點徘徊的盤局?這個難度相對要大一些,因為中國移動雖然位居市值前十,但是其板塊效應未必很強,即便移動、電信、聯通聯袂大漲,似乎也難撬動整個A股的5G板塊,更別說大科技板塊。從這個角度看,移動能在局部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足矣。想想看也是這樣,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漲了十多倍,也不過是帶動白酒和新能源鋰電池漲了幾波,對A股市場的整體漲跌影響不大。當然,如果A股未來迎來一波科技股大行情,移動的中流砥柱作用可能還是會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