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又有三十多家科創板公司集中披露2021年半年報。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熱景生物(688068)表現最為搶眼,凈利潤同比暴增743倍,增幅居科創板第一。公司上半年股價表現也很不錯,年內漲幅超過290%。不過,在業績大增、股價大漲的同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就在前不久,公司監事因家屬違規交易被上交所給予監管警示。
業績可持續性增長存疑
2021年上半年,熱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3904.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3億元,同比增長74261.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5.82億元,上年同期為-1003.32萬元;基本每股收益23.36元,上年同期僅0.03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1.16億元,同比增長184.92%。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熱景生物令人側目的業績表現,主要歸功于2021年上半年新冠檢測產品海外需求暴增。上半年,受歐洲及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產品先后獲得歐盟CE認證,并在第一時間獲得了德國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檢測的認證,馳援德國抗疫需求,導致公司的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熱景生物業績暴增在2020年就已現端倪。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在歐洲蔓延,公司重點推動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產品的市場化推廣,外貿訂單激增,境外收入(主要為新冠檢測產品)占比從2019年的1.86%大幅增至2020年的61.67%。公司當年業績較上年同期顯著提升,凈利潤首次突破1億元,達到1.12億元,較2019年增長230.8%,正好是公司2017年-2019年三年凈利潤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業績靚麗,但未來新冠檢測產品需求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熱景生物新冠檢測產品海外銷售收入和疫情的發展密切相關,如果未來公司不能及時應對疫情防控、產品認證等外部因素變化導致的銷售訂單的波動,則有可能形成快速擴張所建設的產能過剩以及過量采購的設備、原材料等存貨的資產減值風險,公司未來收入可持續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大健康基金“精準”套現
熱景生物于2019年9月30日登陸科創板,發行價29.46元/股。在今年4月13日之前,公司股價表現平平,最高不到90元,去年下半年來股價曾長期徘徊在30元-50元,今年2月8日更是創出32.80元的上市以來最低價。直到今年4月12日晚間,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增超1100倍的公告,4月13日起,公司股價一路飆升,在4月30日達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價237.38元,2月8日-4月30日期間的階段漲幅達到583%。
股價大漲,熱景生物股東也坐不住了,紛紛減持套現,有的甚至不惜違規減持。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達晨創泰、達晨創恒、達晨創瑞(下稱:達晨系股東)去年10月份披露的減持計劃原本已在今年4月9日屆滿,在減持期間一共減持了457.33萬股,持股比例降至4.99%;此次減持價格區間在39.95-44.37元/股之間,套現1.94億元,剩余232.67萬股未完成減持。就在減持計劃屆滿不久后,熱景生物股價連拉漲停板,達晨系股東忍不住再度出手減持。公司隨后披露的公告顯示,4月13日-4月15日,達晨系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36.9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69.64-100.28元/股,以此計算,套現金額在9534萬元-1.37億元之間。
達晨系股東在完成減持計劃后,在喪失大股東身份的90日內通過集中競價減持股份,未按照規定在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直至減持完成后才對外公告,構成違規減持。4月27日,達晨系股東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
違規減持的不止是股東。熱景生物8月12日公告稱,公司時任監事韓偉的配偶于今3月12日至4月20日期間,陸續買入公司股票1.8萬股,買入金額合計90.61萬元;后于4月20日賣出公司股票3000股,賣出金額42.95萬元,上述行為構成短線交易的違規行為。8月20日,韓偉被上交所予以監管警示,上述交易產生的收益也將上繳歸公司所有。
此外,熱景生物第二大股東、公司董事周鋅,第四大股東大健康基金,也在今年3月-7月間進行減持。其中,大健康基金在4月16日-4月23日公司股價大漲期間精準減持62.19萬股,套現8781.67萬元。周鋅在3月1日-7月13日期間共減持116.44萬股,套現1.02億元。
截至8月26日收盤,熱景生物股價報146.84元,跌幅4.68%,公司年內漲幅仍超290%。(本報記者 張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