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深圳一網約車司機因沒幫乘客拿行李被取消訂單,稱自己驅車40公里接乘客,還等了半小時。15日,滴滴出行回應,乘客遲到后取消訂單立即支付給司機21元賠償,平臺也將為張師傅發放相關補貼。此外,平臺收到乘客對司機的舉報,后續將對其進行相應的宣教和處罰。之后,“滴滴回應司機不幫拿行李訂單被取消”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敏感話題引起熱烈討論 網友認為不應處罰司機
據統計發現,#滴滴回應司機不幫拿行李訂單被取消#,截止到4月16日,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5億,討論量4112。其中@頭條新聞關注度最高評論6271,轉發791,網友評論多元化,也讓輿情進一步升溫。
@chemilumine:沒有哪條規定司機一定要幫乘客拎行李吧?
@揭露外賣內幕中:平臺應該將該女子列入黑名單,而不是處罰司機。
@晴晴: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默默大夜貓:一定要補貼司機,處罰就算了吧。
@葛小男男:沒有一點同情心,別人空車40公里,你取消訂單,完全不會將心比心,真的無語了。
@醉雨話:為什么處罰司機,花多少錢享受多少服務,不能因為乘客投訴就處罰。
@大雨天:雙方需要換位思考一下,司機應該加強服務意識,乘客也應該理解司機的辛苦,不能說取消就取消。
滴滴回應受到各方關注
騰訊網發表文章“沒幫拿行李訂單被取消,滴滴回應讓廣大司機很失望!”其中,滴滴司機對“滴滴回應”整個事件的情況說明做了分析,指出在整個說明中,沒有提到對乘客有什么樣的處理,反而警告和后續處罰司機,足以說明滴滴處理司乘矛盾問題的方式就是偏向于乘客。但同時又要給社會一個滿意的回應,所以又不得不給司機適當的補償。作為滴滴司機,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表示很失望,但并不吃驚。乘客是滴滴平臺的上帝,所以平臺對乘客的縱容要司機來承受,這種局面損害了司乘關系的穩定與司機的身心健康,不應該繼續下去。
新浪微博大V看法:@喬志峰:“網約車司機沒幫乘客拿行李,被取消訂單。做人不能太苛刻”,文中提到滴滴平臺的處理方式還是比較客觀理性的。司機空駛距離較長,平臺給予補貼;司機受到乘客舉報,依規予以處罰,都是“按規矩辦事”。實際上,司機沒有主動幫女乘客放行李也無可厚非,快車沒有這方面的強制性要求。而從程序上來說,女乘客的做法也在規則之內,取消訂單,當即就支付了賠償,也算合理。但很多事情,除了法理、規則,還有情理、人情。所以此事引起廣大網友關注。此次沖突的主要原因,除了雙方的心態和態度,還存在溝通交流障礙的問題。不管是處理服務關系還是其他關系,應守住自身本分、多一些自律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