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馬上行動!”這句關于愛瑪電動車的廣告宣傳語耳熟能詳,可早就出名的“愛瑪”品牌在IPO路上卻波折頗多。
2019年11月,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愛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瑪科技”)被證監會取消審核,時隔一年,愛瑪科技終于拿到了資本市場的“入場券”,今年11月26日,證監會公告稱愛瑪科技首發通過。
公開資料顯示,愛瑪科技成立于1999年,前身為天津市泰美車業有限公司,公司于2004年步入電動自行車行業,是中國最早的電動自行車制造商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上市進程屢“受挫”
愛瑪科技的資本夢早在2012年就已開始籌劃,但卻因各種問題而被擱置。
彼時,公司創始人張劍與公司前副總、董事顧新劍之間糾紛不斷。據媒體報道,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顧新劍以向稅務機關舉報無錫愛瑪偷漏稅問題等手段,多次向張劍索要錢款。最終,顧新劍以2.35億元敲詐勒索罪以及3000萬元職務侵占罪在一審被判入獄20年。
雖然顧新劍在此次糾紛中失敗,但在二審時,其指證愛瑪科技存有超過百億元的賬外賬,引來外界對張劍的質疑。
根據顧新劍的舉報,無錫國稅局查出無錫愛瑪2009年、2010年的賬外經營銷售貨款,并已收取貨款分別為1438萬和1.11億,追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共計2000萬。
糾葛之下,愛瑪科技IPO無疾而終,直到2018年,愛瑪科技才重啟上市。
2018年6月,愛瑪科技首次正式遞交上市申請,但卻在排隊半年之后接到了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反饋意見,包括三大類共58個問題。內容涉及愛瑪科技股權轉讓及增資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等,并要求保薦人與愛瑪科技在30日內作出書面回復。截至目前,央廣網記者暫未在公開渠道查到愛瑪科技的相關回復,此次上市再次被擱置。
2019年9月,愛瑪科技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卻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被證監會取消審核,直到今年11月,才有了進展。
從籌備上市到實現首發過會,愛瑪科技在IPO的路上已經走了八年之久。
資產負債率偏高
據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愛瑪科技分別實現營收64.44億元、77.94億元、89.90億元以及44.5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47億、2.63億元、4.30億元和1.99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3.81億元、3.13億元、3.92億元和1.93億元。
(圖源自愛瑪科技招股書)
雖然愛瑪科技在營收上呈穩定增長,但其凈利潤在報告期內的波動較大。“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行業競爭加劇,如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不能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擴大市場占有率,將有可能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愛瑪科技在其招股中提示了風險。
此外,記者還留意到,愛瑪科技的資產負債率遠高于同行業的平均值。2016-2018年,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為62.02%、59.34%、56.99%,而愛瑪科技分別為81.97%、80.85%、74.84%。
(圖源自愛瑪科技招股書)
愛瑪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資產負債率遠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負債水平較高,經營風險較大。本次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資金實力和償債水平,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愛瑪科技還因電動車質量問題頻上黑榜。
2020年12月1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稱對廈門市部分經營者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進行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經檢驗,共有10批次不符合國際標準要求。其中,標稱天津愛瑪車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愛瑪電動自行車(型號:TDT1067-9Z;上陳日起:2020/1/8)被檢出車速提示音(提示音聲壓級)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已于日前移交屬地市場監督管理所依法查處。
2020年5月19日,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稱,于2019年12月對廈門市部分經營者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進行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標稱天津愛瑪車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愛瑪電動自行車(型號:TDT1087Z;生產日期:2019/11/6)被檢出尺寸限值、短路保護項目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