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早盤,國藥股份直線拉起,盤中漲幅一度接近9%,午后繼續上行,一封住漲停,截至發搞,成交額超23億。
消息上,新華財經稱,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表示,中國國藥集團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受消息刺激后,國藥集團旗下其他上市公司也紛紛拉升。其中,深交所上市的國藥一致漲4%。
此外,港股國藥控股也一度大漲逾9%。
國藥疫苗接種者無一例感染
事實上,國藥疫苗申請上市似乎早已有“鋪墊”。
11月19日,CDE官網發布了關于《藥品附條件批準上市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根據該指導原則,藥物臨床試驗期間,符合兩種特定情形的藥品,可以申請附條件批準。
附條件批準上市是指用于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公共衛生方面急需的藥品,現有臨床研究資料尚未滿足常規上市注冊的全部要求,但已有臨床試驗數據顯示療效并能預測其臨床價值,在規定申請人必須履行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基于替代終點、中間臨床終點或早期臨床試驗數據而批準上市。通告顯示,該文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有分析認為,該政策的發布將加速我國特定藥品及疫苗產品的上市。隨著我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度的推進,大概率未來將通過附條件批準的申請,或將實現加速上市。
雖然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還未正式上市,但此前已納入緊急使用,市場表現良好。
11月17日,中國國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曾公開表示。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在緊急使用中已有近百萬人接種,目前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接種后到世界150多個國家工作學習的人員,無一例感染。
在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上,劉敬楨還公開表示。到今年年底,國藥集團新冠疫苗產能大概能達到1億劑左右。按照國家要求,明年產能要超10億劑,“明年能保證尤其是中國人民使用。”
于此同時,國外疫苗進展也頗為順利。近期輝瑞、莫德納頻傳利好,二者在研的新冠疫苗有效性均在90%以上。阿斯利康也在隨后表示,其與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平均有效性為70%。
頭部企業有望最先兌現利潤
隨著冬季的到來,海外疫情反彈,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更是超1240萬例。國內也出現零星的感染病例,因此,民眾對于疫苗的需求愈發迫切。
據專家統計,全球群體免疫仍任重道遠,群體免疫作為阻斷新冠疫情蔓延的終極解決方案,全球或需百億劑新冠疫苗。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目前全球三期臨床階段新冠疫苗2021年累計產能將超100億劑,我國累計產能有望突破20億劑。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新冠病毒疫苗即將進入兌現期,研發進展快、有產能、成本低的企業更容易最早兌現收入和利潤,拔得頭籌。考慮新冠病毒疫苗的高知曉率、預期接種人群數巨大,我們認為研發進度靠前的頭部企業有望最先兌現利潤。
中郵證券認為,在特殊審批上市程序啟動之后,國產滅活苗已開始針對特殊人群接種,預計正式上市也已不遠。機構推算,綜合國內外定價機制,預計新冠疫苗價格將超過100元/人份,國內+國外市場空間將超千億元,對研發成功的企業而言,利潤空間足夠。
具體到A股投資上,興業證券建議關注兩大方向:
(1)具有體系化優勢的頭部企業,有望實現強者恒強:康泰生物、智飛生物、華蘭生物、沃森生物;
(2)具有出眾創新能力的后起之秀,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康希諾、萬泰生物、百克生物/長春高新、康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