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你個問題,
公司降薪裁員,原因是啥?
是不是公司也賺不到錢?
這個邏輯沒錯吧?
好,你可以看圖了:
為了確認事件邏輯準確,
這段我反復看了3次,
這邏輯沒錯:
因為公司效益好,利潤有增長,
故允許員工自愿申請降薪10%。
頭皮發麻,
我在想他們的工作時間莫非不禁酒?
后來有內部爆料,
內部多達93%的人選擇降薪,
而且,降薪指的是:獎金那部分。
老雞賊了。
獎金是績效工資,不是固定工資,
降低獎金可以不叫變更勞務合同,
換言之,這不犯法。
員工就更不用說了,
“自愿”降薪,你情我愿,
更不犯法。
所以今天就聊3個:
“自愿”“忠誠度”還有“怎么辦?”
先摸清情況,再循序解決。
一、自愿
我最討厭的就是所謂的自愿,
我從小就在被“自愿”。
小時候我們學校就讓我們“自愿”簽什么補課協議,說是我們“自愿”每個禮拜6來學校補課,
然后交補課費。
是的,我們“自愿”要來學校補課,
“求著”老師給我們上課。
咋可能啊?
除了極個別學霸,
哪個同學不想禮拜六懶床?
還有很多:
被自愿買保險,
被自愿參加比賽,
被自愿購買學習材料;
后來在長大了在單位里,
被自愿加班,
被自愿離職,
被自愿降薪,
被自愿參加公司年會、團建,
...
成年人的自愿=必須
周末自愿在家工作=必須在家工作,
自愿參加公司團建=在忙必須參加。
所有的“自愿”都是:不情愿。
“自愿”也夾雜著一些其他的目的,
比如所謂“忠誠度”。
二、“忠誠度”
當今單位里“趙高”很多,
“指鹿為馬”就少不了。
這個“忠誠度”,
在我看來是連封建時代的人都不會做的事。
因為真正的忠誠根本不用測試。
昆山工廠把工號牌扔地上,
撿起來的就是順民,
發飆起來的就是“刁民”;
今天廣州這單位也是,
降薪的93%是好員工,
剩的7%另尋出路。
還有很多沒有被報道的公司,
比如我知道的:
有的單位不讓員工坐電梯,抓住罰200,
有的單位每天要念司訓,
念錯字要對著大家大聲重讀一遍,
有的單位要員工見到上司要鞠躬,90度的,
有的單位下班領導不走誰都不能走,
等等等等...
用不合理的制度、行為做篩選,
反抗的就是不適合的,
接受的就能調教成自己人。
所以我說“忠誠度測試”是真的扯淡。
混飯吃的地方,
聊忠誠本身是侮辱忠誠。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忠誠,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你會測試你的父母是否愛你嗎?
你會測試相識10年以上的朋友嗎?
人心很矛盾,
跟太陽一樣,往往不能直視,
但又經得住歷練。
今天你所看到對企業忠誠的有幾個真有福報?
網上一大堆騰訊、阿里的前臺如何不離不棄,
同企業共進退,最后獲得成功。
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他們當年沒別的選擇,
或他們的起點不用逼迫他們離開企業。
我需要再重申一點:
忠誠度是管理學的1個偽概念,在某些人覺得洋氣無比的西方早已被拋棄多年。
領英創始人Reid Hoffman在最近出版的書《聯盟》里說過,企業跟雇員不是雇傭關系,不需要強調終身雇傭,長期雇傭,而是球隊和球員的關系,是一個聯盟。
球員為球隊贏榮譽,球隊幫球員成巨星。
請記得我這個反動的觀點:
給不了你成長環境的公司,
不配跟你談忠誠。
三、那么該怎么辦?
說句實話:
不要去掙一些辛苦錢。
太辛苦的工作只是感動了自己,
除此外沒有太大價值。
說我自己的事。
我早些年時候愛接點兼職,
就是幫人家寫影評什么的,
掙個皮膚、火鍋錢。
一般就是一些個人發需求給我,
我來寫,我寫完發給他審核,
審完了給意見,我又再修改。
你們知道我一天掙多少么?
80塊錢。
有時候可能要花1-2天,
就只能掙這80塊,100塊。
同志們,
有的工作就只會讓你貶值,
讓你時間貶值,讓你勞動貶值,
讓你永遠陷入貧窮、自卑的循環。
就事論事,
你們知道一般這種兼職資源咋玩的么?
常規是他們會對接各個公司需求,
對接有12345家公司,
他們拿了單子(資源);
比方1個單子本來500塊,
分給下面真正干活的,
1個單子就只有100塊,
干活的拿100,他們拿400,
對公司那邊說,這就是我寫的。
我們一天苦哈哈的掙100,
他們一天啥都不干掙400,
還能有很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
同志們,
我們要想辦法去掙那400塊,
不要去掙那100塊。
止損100塊的工作,
研究400塊的工作。
上面說的是事情本身;
在單位里,
止損是你碰到奇葩的人或環境;
脫離奇葩的環境,
你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單更殘酷,
也更美好。
你現在啥最值錢?
青春。
這個資源,不要浪費;
不然你年紀越大,
越要去償還浪費青春的損失。
一些貶值的工作、奇葩的環境,
就像癡男信女碰上渣男渣女,
你得趕緊抽身,
讓Ta一直壞下去,讓Ta坑別人去,
Ta有Ta的報應,你有你的好命。
止損后,想辦法去掙400塊,
100塊的事給你你都不要掙。
時間有限,青春無價,不是什么事情、什么環境都值得燃燒你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