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是經濟循環的“大動脈”。如何突破地面運輸的限制?在山區、海島、牧區、邊防哨站等場景,一些企業開始啟用小批量、中短途無人機運輸,解決了偏遠地區配送難的痛點。
無人機送快遞,海島居民十多分鐘就能看到報紙!
安吉位于浙江北部山區,地貌以丘陵為主,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說法,全縣森林覆蓋率更是超過70%。在山區,各村間的道路無法實現通聯閉環,運輸車輛往往需要走十多公里的“回頭路”才能完成配送。
浙江省安吉縣
為了破解山區的物流難題,早在四年前,當地郵政部門就嘗試用無人機來打通偏遠山區的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
送快遞的無人機
杭垓鎮是安吉縣西部山區的一個鄉鎮,縣郵政分公司快遞員楊國平負責鎮上最偏遠的4個村莊所有報刊和包裹的投遞。干了30年投遞員的楊國平現在的工作非常時髦,就是用無人機送郵件。
浙江省安吉縣郵政分公司快遞員楊國平
按下按鈕后,發個微信,在不需要任何操作的情況下,無人機就會自動起飛,前往目的地。而微信那頭,村莊里的無人機收貨員會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提貨。
楊國平微信記錄
村民取快遞
七管村村民告訴記者,在開通無人機投遞之前,村子里所有的報刊和包裹只送到鎮子上,村民們只能自己去取或者托熟人幫著帶到村里來。自從有了無人機,從杭垓鎮到七管村本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無人機十多分鐘就能到達。
目前,安吉縣共開通了四條無人機投遞線路,覆蓋3個鄉鎮,7個行政村,平均一天投遞大大小小幾十個郵件,大部分是5公斤以下的小件。一個月前,楊國平換了新的無人機,它的載重從之前的5公斤增長為現在的7公斤,續航時間也從之前的半小時,增長為現在的40分鐘,操作也更加簡便了。
12分鐘空中直達,代替三小時水路運輸,“千島之城”舟山,水產運輸邁入無人機時代!
在距離安吉縣300多公里外的舟山群島,《經濟半小時》記者記錄了一場無人機帶貨測試。代號為“方舟七零”的一個無人機,軸距兩米五,貨艙6.3升,最大載重量10公斤,有8只螺旋槳,裝有4塊電池。
“方舟七零”無人機
“千島之城”舟山,海產資源豐富,但海島眾多、交通不便。物流是當地水產發展的“卡脖子”環節。通過無人機運輸,可以將原本3小時的水路運輸,變為最快12分鐘的直達。
順豐科技無人機舟山項目負責人陳茜
浙江舟山
目前,她們已經申請好了三條航線,有一條航線已經進入測試階段。截至目前,舟山無人機團隊已經可以實現五架無人機同時運營,當天130多架次的飛行。
大型無人機
小型無人機的出現,打通了物流運送的“最后一公里”。與此同時,為了空中物流網絡更加完善和便捷,載重更大、飛行長度更長的大型貨運無人機也被研制了出來。
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政
目前這款大型貨運無人機已經順利完成了公開飛行和貨柜裝箱測試。它能承載1.5噸貨物實現無人飛行,巡航最高速度313公里/小時,續航時間長達8小時、航程2183公里。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3-5年,中國大概有150億左右的直接市場,能帶動的市場有1500億左右,能夠帶動的上下游企業估計有近千家。
半小時觀察:打通物流堵點助力雙循環
今年5月份,我國民航部門印發了《民用無人機產品適航審定管理程序》和《民用無人機系統適航審定項目風險評估指南》,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這些政策的密集出臺,為物流業的發展釋放出巨大的政策紅利。物流業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在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更加通暢和便利的物流通道,將為經濟增長和構建“雙循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