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編劇陳育新(左二)與《慶余年》編劇王倦(右一)
上海電視節評委團
《慶余年》團隊
8月7日晚,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落幕。15部中國電視劇競逐本屆“白玉蘭”,最終,《破冰行動》《小歡喜》《慶余年》《老酒館》《少年派》《長安十二時辰》6部劇摘得國產劇重頭獎項。其中,《慶余年》《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都是視頻網絡端首播劇。
今年是白玉蘭獎史上首次允許“網劇”參評,它們就拿下獎項“半壁江山”。毫無疑問,“網劇”正在改變“白玉蘭”的格局。
未來可期,“三大獎”逐步接納網劇
2019年12月16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全面啟動節目征集。在電視劇項目征集中,提到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在中國(含港澳臺地區)衛星頻道播出的電視劇或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均在可報名范圍內。這也是白玉蘭獎史上首次規定“網劇”可以參評。當時,不少網友就為最近一年的熱播網劇打call:《慶余年》《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劇,都在可報名和評選范圍之內。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選始于1986年,是國內甚至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電視劇獎項之一。多年來,能夠參與評選白玉蘭的,都是在衛星頻道播出的電視劇。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白玉蘭為網劇打開大門,標志著網劇地位登上新臺階。
但參評簡介里的“網劇”并不是指純網播劇。按照規定,“電視劇”需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政務服務平臺報備,由省級以上電視劇管理部門審核并發放《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而“網絡劇”不需要取得“許可證”,而是經“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報備,由制作機構所在地省級以上網絡視聽節目管理部門審核,發放“上線備案號”。而此次擁有白玉蘭獎參評資格的“網劇”其實都擁有“許可證”,即擁有在上星衛視首播資格,但因種種原因選擇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
網劇進入主流電視劇評獎系統,并非白玉蘭獎獨此一家。今年4月1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參加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獎工作的通知》,評獎工作正式啟動。通知發布后,焦點話題是“飛天獎”也準許“網劇”參評。“飛天獎”的評選范圍是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在中央電視臺或各地衛視頻道播出的電視劇,包括在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
5月14日,第30屆金鷹獎發出評獎通知,允許“網劇”參評。相較于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的“門檻”更低,擁有上線備案號的純網絡劇即可參評。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金鷹節放出了一大信號——隨著劇集制作標準的統一,純網劇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參評“三大電視獎”。
減量提質,網播電視劇品質“抬頭”
在今年上海電視節的互聯網影視峰會上,關于網劇有一系列數據:2019年共上線網劇202部,相比2018年215部略有下降,但是在形態創新、制作傳播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化。2019年,現實題材網劇比例顯著提高,超過80%,古裝劇下降到13%。2019年,共有73部網絡首播劇,相比2018年的82部有所減少,但出現了《慶余年》《長安十二時辰》等優秀作品。去年,網劇的關鍵詞為“減量提質”。
網劇“抬頭”也反映在白玉蘭獎提名名單上。此次,在視頻網站首播的《慶余年》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以及兩個“最佳男配角”,共六項提名;《長安十二時辰》也獲得六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提名;《破冰行動》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原創)”四項提名。
對于網劇入圍,本屆白玉蘭獎評委會主席鄭曉龍表示,通過白玉蘭獎的評選,網播電視劇應該朝著精品化的方向發展,更多地注重內容的打造:“在如何講故事,如何開掘演員、人性和角色的這些方面做好,這才可能使網播電視劇長遠發展下去。”
從白玉蘭獎頒獎結果來看,網播電視劇可謂“大獲全勝”,《破冰行動》《慶余年》《長安十二時辰》在10個重要獎項中斬獲6個:《破冰行動》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獎、最佳編劇(原創)獎;《慶余年》獲得最佳編劇(改編)獎、最佳男配角獎;《長安十二時辰》獲得最佳美術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國際傳播獎。
《破冰行動》出品人戴瑩在頒獎現場激動說:“我做夢時想過拿這個獎,沒想到夢想成真了……感謝白玉蘭,感謝你們的胸懷,感謝你們的海納百川,這是屬于互聯網出品內容的標志性一夜。”
贏得漂亮,三網劇拿回六個獎項
《慶余年》《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瓜分了“白玉蘭”的六大獎,看似是網播電視劇的勝利,但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網生劇集內容質量的提升。
《慶余年》是“全能”冠軍
《慶余年》是最近一年最成功的網播電視劇之一,豆瓣有近80萬人給該劇打了8分。這部劇是網生內容大IP轉化的一個成功案例。
貓膩創作的《慶余年》原著近400萬字,講述了一個帶著現代思想的人誤入“古代世界”,從獨善其身到挑戰世界的故事。《慶余年》并不好改編,小說2009年結束,版權幾經流轉,到2019年播出,跨度長達10年。針對《慶余年》IP,騰訊影業計劃以“五年三季”的模式進行影視劇開發,去年播出的是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正在籌備。
《慶余年》團隊由資深出品人、騰訊影業CEO程武和新麗傳播總裁曹華益領銜,資深編劇王倦操刀,陳道明、張若昀、李沁、辛芷蕾、李純、田雨等知名演員參與。王倦獲得白玉蘭獎最佳編劇(改編)獎,白玉蘭獎對王倦的頒獎評語是:“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嘗試了獨特的表達,細處見微光,輕松幽默的語言風格,有新時代年輕感的人物設置,讓人耳目一新。”
在運營方面,這部劇也體現了網生內容的優勢。《慶余年》以小說為基礎,進行電視劇影視改編,同時輔以游戲開發。劇集的超高熱度又反哺IP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據悉,在《慶余年》播出期間,原著在“起點讀書”單書在線閱讀收入增長50倍。小說也在完結十年后,再度登上閱文暢銷榜榜首。
“長安”“破冰”專項突出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該劇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相比之下,《長安十二時辰》勝在技術,該劇的美學表達獲得業界及觀眾的普遍贊譽。《長安十二時辰》拿獎時,獲得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獎的陶虹也很開心:“因為它在美學上、中國元素上都有創新!”
《長安十二時辰》的“盛唐氣象”令人印象深刻。評委給出的最佳攝影獎頒獎評語是:“無論是對于整部劇中的人物塑造,還是對于故事情節的推動,該劇的影像畫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優質的鏡頭語言為中國電視劇的創作豎立了新標桿,具有積極意義。”最佳美術獎的頒獎評語則:“該劇的美術最大程度地遵從了導演的意愿,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導演要求的美學概念,不僅很好地傳承和發揚了中國古典文化,同時也富有飛揚的想象力。”
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的《破冰行動》勝在題材和公安元素的合理化應用。這部劇成功將廣東真實緝毒案件轉化為跌宕起伏的故事,在播出時掀起一股“破冰”熱潮。編劇陳育新曾執導、編寫多部主旋律重點劇目,尤為擅長涉案題材。在《破冰行動》立項之前,為掌握“雷霆掃毒”行動一手素材多次南下廣東,采訪相關警察、村民,最終創作出《破冰行動》的初版劇本。之后,秦悅、李立在原劇本基礎上根據網絡用戶觀劇喜好進行改編創作,增加了該劇的情感氛圍,讓主旋律作品更加網絡化、年輕化,讓該劇在寫實之外充滿溫度。
白玉蘭獎給《破冰行動》的頒獎評語是:“該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中國緝毒警的勇敢以及國家直面困難的無畏。作為以網絡平臺首播的電視劇集,該片題材難度較高,突破性較大,其直面現實的創作態度值得期待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