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彩茹
編輯|楊亞飛
36氪獲悉,「讀路者」于近期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由萬物為創投投資,本輪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渠道建設、品牌運營等方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讀路者」成立于2022年,旗下垂釣服飾品牌「JOJO&FISH」(下稱“J&F”)將于今年秋冬季面市。在此之前,公司主要業務是代理知名品牌,半年實現近3000萬GMV,單月GMV最高超過800萬,已實現盈利,而J&F將是其進入戶外時尚運動賽道、打造自有品牌的起點。
讀路者創始人曾小軍畢業于曼徹斯特大學,曾在麥肯錫任戰略咨詢顧問5年,后連續創業兩次,均被收購/合并,此外也曾擔任盛銀資本合伙人,目前同時兼任老鷹基金投資合伙人,萬物為創投創始合伙人成曉華稱其為“為數不多的成熟創業者”。
曾小軍表示,此次創業是看到了垂釣這項古老運動正面臨新的品牌機會。一直以來,釣魚與“老年休閑”標簽綁定,但伴隨時代文化的變遷,釣魚開始被中青年人賦予“逃離內卷、自我和解”的隱喻,成為新的流行生活方式。
抖音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的體育數據報告顯示,釣魚已成為最受歡迎的休閑運動,相關主題的視頻播放量超千億次。同時年輕化趨勢明顯,快手去年10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釣魚相關創作者中00后和90后占比超40%;京東近期發布的2023垂釣趨勢里提到,26歲以下的垂釣消費人群數量在近4年增長了4倍。
從細分賽道來看,釣具(釣竿、魚餌等)需求最確定,但市場也最成熟,已有GW光威、LOONVA龍王、HUA化氏等一批老牌。服飾方面,知名戶外品牌紛紛推出垂釣單品,整體表現為“單品為主、品牌缺失”的特點,品類分化機會初步顯現。“當一個消費行業出現品類分化機會的時候,就是誕生新品牌的時機”,成曉華表示。
舉例而言,北面、迪卡儂均推出了釣魚馬甲和釣魚服,Patagonia很早便有飛釣支線。曾小軍告訴36氪,“大品牌的入局意味著市場增量需求的出現”。
將垂釣服飾再次細分,J&F切入的是對功能性要求最高的飛蠅釣(Fly fishing,也稱“飛釣”)服飾。飛釣在歐洲已有數百年歷史,被視為釣魚“鄙視鏈”的最頂端,需使用特殊的飛釣線、飛釣竿和人工擬餌(毛鉤),且魚上鉤后均被放生,與傳統釣魚相比,技術要求和文化底蘊都更高。
飛蠅釣
由于需要下水,飛釣場景對服飾的功能性要求高于傳統釣魚,要做到防水、防刮,且能夠隨身放置抄網、毛鉤等用品。此外,隨著垂釣人群的年輕化,釣服時尚感不足的問題也亟待改進。目前,日本、歐美等成熟飛釣市場已跑出一些專業品牌。
據36氪了解,J&F即將推出的產品將以功能性和潮流性的結合為重點,首批SKU主要是“三件套”,即垂釣馬甲、溯溪夾克和涉水褲,目標受眾是20~45歲、追求時尚、熱愛垂釣和戶外的年輕群體。
產品是一方面,打造用戶認知也至關重要,這也被曾小軍視為J&F的機會點:在大品牌只推單品、專業品牌少且高價的市場格局下,率先在更大范圍內占領用戶心智。
因此,J&F的初期目標是從最專業的飛釣切入,建立“飛釣服飾第一品牌”的市場認知,此后再向功能性要求較低的時尚休閑領域延伸,在路亞、臺釣等領域獲取用戶增量,同步擴充長尾品類。曾小軍目前運營、參與了多個飛釣社群,初步構建起品牌私域基礎。
以代理Lee、NAUTICA等大品牌作為起步,讀路者的渠道、供應鏈能力得以積累。據了解,公司目前與數百位明星達人深度合作,基本實現了零坑位費/服務費,且代理的產品以大品牌的戶外支線、戶外單品為主,與對應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合作基礎。
今年實現產品量產后,J&F將從海外市場先行,重點開拓歐洲、美國、日本市場,初期將采用獨立站方式運營。背后原因在于,海外的飛釣市場更成熟,營銷成本更低,且母公司「讀路者」有豐富的海外達人資源。曾小軍表示,J&F會在初期就確立“國際品牌”的定位。
團隊方面,設計總監郭玉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服裝工程碩士,曾就職于Nike、Stone Island以及安踏;COO葉安然畢業于劍橋大學,曾是新東方的校長,創業做過海外MCN機構;電商總監陳碧紅是擁有超過10年的電商操盤手,操盤過多個10億級別的電商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