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內外AIGC新品相繼發布引發熱議,AIGC的人才需求也更加旺盛。脈脈高聘人才智庫近期發布《2023 AIGC人才趨勢報告》,數據顯示,AIGC人才供需結構性失衡,熱招崗位偏技術崗位,以算法工程師、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研發人才為主;熱投崗位則以AI產品經理類、運營類等非技術崗位居多。熱招的圖像識別等技術崗人才,平均年薪超過百萬。
隨著AIGC帶來的職場變革,近兩年,AIGC領域崗位數量井噴增長。2021年是AIGC人才招聘需求增長爆發期。2021年1-2月,AIGC領域崗位數量同比暴增281.88%。隨著ChatGPT走紅,2023年1-2月AIGC人才招聘需求數量同比上漲31.3%,創歷史新高。
脈脈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新發AIGC崗位的行業分布來看,AIGC人才并非AI行業專屬,互聯網行業AIGC崗位發布量最多,釋出近三分之一崗位,約為人工智能行業均值3倍,超過新金融科技和游戲行業之和。
但AIGC人才的供需結構存在失衡現象。在需求端,AIGC領域熱招崗位以技術崗位為主,算法工程師、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研發人才需求旺盛。而在供給端,AIGC領域熱投崗位則以AI產品經理類、運營類等非技術崗位居多。
脈脈供圖
AIGC領域釋出的崗位中,大多要求人才具備復合能力。除專業要求外,NLP算法、深度學習、C++等詞高頻出現,算法和編程功底是硬性要求,多數崗位還提及“文本生成”、“商業化”等詞匯,要求應聘者具備學術成果和業務落地經驗。
人才緊缺使得熱招崗位薪資水漲船高。AIGC領域熱招崗位中,圖像識別、算法研究員、深度學習崗位因其技術難度大、市場前景廣闊而備受追捧,是AIGC領域的佼佼者,薪資均已達到百萬。此外,AIGC產品經理作為非技術崗,薪資水平也達到90萬元,與其他領域相比占據較大優勢,吸引大量產品人才投遞。
脈脈供圖
從地域分布來看,一線、新一線城市匯聚了大量AIGC人才,其中六成以上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北京擁有1/3的AIGC人才,數量超過上海、深圳兩城總和,人才吸引力遙遙領先。杭州位居第四,人才潛力不可小覷。
脈脈供圖
從行業分布來看,AIGC人才分布于多個新經濟行業,其中純互聯網行業AIGC人才儲備量最多,近1/3的AIGC人才分布在純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作為AIGC的所屬行業,僅擁有6.45%的AIGC人才。
與互聯網等行業不同,在AIGC領域,七成從業者年齡大于30歲,超過1/3的AIGC人才在35歲以上。而在互聯網領域,35歲以上員工僅占28%。
從學歷和從業經驗來看,近一半AIGC人才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近八成AIGC人才工作經驗在3年以上,其中,近5成從業者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
脈脈供圖
AIGC帶來的顛覆性變革也給不少職場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在脈脈上,“GPT接入微軟全家桶,3秒1個PPT怕嗎”、“AI熱潮下,哪些崗位不建議入行了”、“AIGC從業者會取代誰”等話題備受熱議。
脈脈供圖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認為,AIGC技術將必然引發新的產業革命,也將帶來遠超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引發的產業機遇。在AIGC技術驅動下,從事重復性基礎工作的職場人在未來2-3年內就有可能被AI替代,白領可能先于藍領失業。
林凡稱,中高端人才的短缺是當下影響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要素。但中高端人才主動求職少,跳槽成本高,決策周期長,采用傳統招聘方式很難高效解決人才難題。“不同于簡歷匹配、招聘雙方直聊的傳統模式,脈脈高聘基于‘社區+社交+智能算法’的全維招聘模式,不僅提供了多個觸點的社交連接方式,極大的提高了人才連接效率,同時還基于海量的職場信息和超過70%的中高端用戶職業身份認證率,幫助企業做了第一輪‘背調’,真正挖到適配業務發展的中高端人才。”林凡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