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6時30分,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液氧甲烷火箭發射工位點火升空,但最終該發射任務失敗。
相關消息顯示,發射升空后,朱雀二號火箭一級、二級主機飛行正常,二級游機工作異常,發射失敗的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朱雀二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朱雀二號是藍箭航天自研的液氧甲烷火箭,全箭長度49.5米,箭體直徑3.35米,起飛質量219噸,起飛推力268噸。朱雀二號火箭使用了藍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天鵲”系列液氧甲烷發動機,一級采用4臺80噸級發動機并聯,二級采用一臺80噸級主發動機和一臺10噸級游動發動機組合。
藍箭航天是我國最早一批民營火箭公司之一,同時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有民營運載火箭發射許可證的運載火箭。技術路線上,藍箭航天致力于研發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相較于液氧煤油發動機在工作時不易產生結焦,同時甲烷制備相對簡單,能夠能夠更進一步降低火箭成本,包括SpaceX的獵鷹發動機在內的多款大推力發動機均為液氧甲烷發動機。
藍箭航天的液氧甲烷發動機研制工作相對順利:
2019年,藍箭航天研發的“天鵲”80 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進行發動機試車;
2021年,藍箭航天的“天鵲”(代號TQ-11)發動機完成了新一輪點火測試,單臺試車時長突破萬秒大關;
2022年8月,藍箭航天“天鵲”改進型發動機(代號TQ-12A)通過二次起動試車考核,其中一次起動后發動機工作400s,二次起動后工作10s;
2022年10月,“天鵲”發動機(代號TQ-15A)在湖州成功完成了首次全系統熱試車;
2022年11月,藍箭航天輔助動力系統云鵲(YQ-10)首臺全系統試車取得成功;
從藍箭航天發動機試車的新聞報道及試車結果來看,藍箭航天擁有相當的研發實力。在關鍵零部件上,藍箭航天在2020年就完成了液氧甲烷針栓式噴注器的熱車驗證,這種燃料噴注技術設計難度很大,即使面對發射任務失敗,藍箭航天仍在積極研發發動機技術并優化火箭發射路徑。
運載火箭發射失利是較為正常的情況,曾有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對火箭發射失利的容忍度比我們高,這也是我國民營火箭市場需要提升的地方。”SpaceX創立后的三次發射均以失敗高中,可回收火箭技術驗證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次失敗。我國民營火箭公司發射失利時,從業人員、資方、媒體、公眾應給與更多包容。
同時,我國民營火箭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人才儲備力量較為充足,這些均是我們的優勢。對于民營火箭企業來說,做好產品、提高交付能力和盈利能力是進行可回收利用模式的基礎,同時也是開發軌道資源和太空資源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