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韓哲熙;編輯 | 張麟
36氪To B產業組會為大家匯總每日新能源領域的主要新聞,10月20日新能源行業動態日報如下:
(資料圖片)
10月19日晚,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看法,稱相信當電動汽車行業成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貨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
雷軍提到,在小米進入電動汽車市場之前,對電動汽車行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獲得了深刻的見解。汽車行業的本質將從機械演變為消費電子,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頂級玩家手中。
《雷軍:小米造車成功唯一途徑是擠進世界前五,年出貨超千萬輛》
10月20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季度收入214.54億美元,同比增長56%,創歷史新高,季度交付量超過34.3萬輛,兩項數據都低于華爾街預期。本季度,特斯拉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汽車毛利率方面,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低于30%,從去年同期的30.5%下降至27.9%,和上季度持平。
特斯拉表示,Semi電動卡將在12月交付給百事公司,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的初步目標是在2024年生產5萬輛。此外,馬斯克還談到了特斯拉第三平臺的情況,他沒有透露確切的日期,但他表示特斯拉開發的下一代汽車的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而產量可能會高于特斯拉目前所有車型的總和。
《特斯拉三季度營收創新高,馬斯克稱市值有望超過蘋果和沙特阿美總和,下一代汽車成本只有Model 3一半》
近日,市場上有消息稱,由于電池供不應求,已有儲能企業被迫暫停接單。針對這一消息,有儲能設備上市公司表示,“被迫暫停接單”并非行業共性問題,可能僅為行業個案。多家公司表示,目前上下游供應一切正常。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需求共振,儲能下游需求火爆是不爭事實。機構預計,這將直接推動鋰電池需求提升,但隨著鈉離子電池、釩電池的產業化,這一供應格局將會產生劇烈變化。
《儲能上市公司回應!上游供應偏緊,但未大面積停單》
海力風電10月2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和乳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公司計劃在乳山經濟開發區轄區內投資建設海力海上風電重型裝備制造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約340畝,主要生產8兆瓦以上海上風電塔筒、單樁基礎等高端海上風電設備,建設年產20萬噸產值。
《海力風電:擬10億元投建海力海上風電重型裝備制造項目》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寶馬集團宣布同遠景動力達成長期合作:遠景動力將為寶馬新一代車型提供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零碳的動力電池產品。遠景動力同時宣布,將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新建一座零碳電池工廠為寶馬提供產品,規劃產能30GWh,2026年投產。這也是繼遠景動力為支持奔馳電動化轉型建設美國肯塔基工廠后的又一超級工廠。
《遠景動力獲寶馬在美圓柱電池訂單》
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將提供28億美元促進美國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以及相關礦物開采。這筆資金將用于至少12個州的20家制造和加工公司的項目。拜登表示,希望到2030年,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新車中有一半是電動汽車。
《美國將投入28億美元促進電動汽車電池生產》
10月19日,蜂巢能源在常州金壇舉辦小鵬P5電芯模組下線儀式暨產業鏈深入合作交流會,宣布為小鵬P5車型匹配的電芯模組正式批量下線。
小鵬P5是小鵬汽車面向電動家轎市場推出的車型,蜂巢能源為該車型的550公里續航版本提供電芯模組。電芯在蜂巢能源金壇總部所在地的全新AI智能工廠生產,采用蜂巢能源疊片電芯技術,配合中鎳高電壓安全體系,具有低內阻、高安全的特點。
《蜂巢能源匹配小鵬P5的電芯模組批量下線》
三亞市科工信局近日表示,即日起至明年3月31日,三亞對新能源換電汽車推廣專門給予分梯度的補能差價補貼,單臺車最高補貼1萬元。此項政策補貼可與其他省級獎補政策疊加享受。
據悉,該項政策強調補貼的對象是從2022年9月17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在海南省新購置且在三亞市注冊上牌的換電模式車輛的實際使用者,申報車型需為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的換電車型;換電車輛需在2023年4月30日前取得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并接入海南省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的車輛;換電車輛同時需與三亞市本地的換電運營機構簽署換電服務協議。
《三亞對新能源換電車型最高補貼1萬元》
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目標到2025年,上海鐵路貨運量比2020年增長10%,上海港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不低于52%,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浦東國際機場國際進出港卡車航班網絡通達城市數增長8%以上,新增城市物流車100%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