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們刷牙的“小確幸”,始于60多年前瑞士的吳格醫生之手,第一支電動牙刷正式誕生。但直到同一時期“醫研共創”的沖牙器的出現,才真正構筑起口腔健康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資料圖】
1962年,美國牙醫杰拉德·莫耶和液壓工程師約翰·馬丁利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沖牙器。它的誕生,彌補了即使當下最高頻率工作的電動牙刷,也無法解決的齒間清潔問題,而沖牙器經大量臨床試驗證明,能有效控制牙菌斑,從而降低牙周疾病、齲齒的患病率,同時,也能幫助正畸患者等特殊人群在口腔清潔方面,起到顯著效力。
沖牙器的另一個名字是“水牙線”,但沖牙器對牙線的產品升級,與電動牙刷有本質區別:一個是牙刷產品向智能化的自然過渡,一個則是重新定義齒間清潔方式。換句話說,在“齒面+齒間”的全面口腔護理中,電動牙刷是“新瓶裝舊酒”,沖牙器則是“智能機”的出現,無論效果,還是體驗感,都有了質的提升。
沖牙器與電動牙刷的共同繁榮,是國人近些年口腔護理意識和消費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根據天風證券,2020年中國口腔護理市場零售總額達884億元,過去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15.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522億元。
相對于牙膏、牙刷等基礎護理產品,口腔市場的持續成長,推動電動和專業口腔護理市場蓬勃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至2025年,中國電動口腔護理和專業口腔護理產品零售額預計將占到口腔護理市場整體零售額47%。
在電動牙刷品類,不再是外資品牌主導,大批本土新銳品牌已經趁勢快速崛起。但同樣重要的沖牙器市場,長期未有標志性的產品創新出現。引入中國市場二十余年,國內沖牙器的產品創新仍止步不前,技術空白、標準空白、教育空白,是行業的基本現狀。
口腔美護品牌倍至的出現,帶來了一些實質改變。跟主流沖牙器品牌OEM方式不同,倍至走出了一條新路,自2018年以來,通過投入大量精力用于基礎研究工作,以及遵循“醫學循證、醫研創新”的原則,倍至嘗試把沖牙器產品重做一遍。就像2007年的手機領域,倍至希望將沖牙器行業帶入“iPhone時刻”。
在不長的摸索時間里,倍至收效卓著:68項已授權專利、69項審查中專利、17個沖牙器行業首創、54項國際認證,倍至的系列沖牙器產品征服了超過52萬用戶。而讓這個新品牌真正躋身沖牙器市場頭部地位的,是其首款真正醫研創新的產品——目前已知的全球首臺溫水沖牙器“小溫泉”。
而這一切,只因他們做對了一件事,圍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創新,堅持用循證醫學來定義產品。
如果說,電機是電動牙刷的核心,那么水流就是沖牙器的靈魂。
「能滋水就是沖牙器嗎?」剛著手研發時,倍至CTO Alex曾拋出這么一個疑問。經過仔細推敲論證和大量市場調研,Alex最終找到了答案,好的沖牙器水流,有三個主要因子:穩定、線性、脈沖清晰,分別對應著水流的可控與安全、清潔效率和舒適體感。
沖牙器水流對比圖
在倍至入場之前,國內的沖牙器廠商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國外品牌,在國外完成設計和技術的研發,在國內找工廠按照圖紙生產成品,工廠并不掌握核心技術;一類是國內的OEM供應商,仿照國際成熟品牌,生產60分產品,而倍至顯然志不在此。
強勁的動力源,如何通過水流,清晰、直接地傳遞到用戶的牙齒,是倍至要克服的最大的技術難點。這之中,核心的是水泵和流體的設計。
按照水流產生方式不同,市面上沖牙器應用技術主要分為高頻脈沖技術、噴氣式技術、超聲波式技術。因強清潔力特點,脈沖水流技術占據絕對主流,有約80%的市場份額,盡管如此,脈沖技術也存在著不穩定、沖擊感強等問題。
而且針對國人口腔問題,脈沖技術仍有優化空間。由于中餐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使然,多數國人的口腔狀況頗為特殊,牙周狀況并不好,存在易敏感、吃肉易塞牙縫等問題,這對于沖牙器水流不只要求要有力量,也要溫柔。
找準方向只是開始,由于國內缺乏相關研究數據和技術積累,摸著石頭過河的Alex,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流體力學博士,與倍至的研發團隊一道,花費400多天,經過超400次的仿真模擬及優化測試,找到了一根“極致水流”——倍至water care?流體潔力技術。
據悉,倍至的這根0.64mm精細水線,有著1500次/min高頻脈沖,優化了現有的脈沖技術,解決了潔齒效率不穩定、沖擊感強等問題,消除沖牙過程的刺痛感。據國內首個GCP臨床驗證結果顯示,70位受試者均無不良反應。
在設計出這條“水流”之后,倍至將其投入進產品化應用,先是推出了P系列的“小奶瓶”產品,做出了業內第一款一體化機身設計的沖牙器,解決了易藏污,不易清洗的問題,打破了歐美沖牙器產品的“肌肉感”與“工具化”。
在此基礎上,從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出發,倍至進一步探索了沖牙器的應用場景,從家庭場景延伸到差旅、戶外旅行等場景,并推出便攜款A系列“膠囊”沖牙器,這是同等水容量下,體積最小的便攜款沖牙器,通過對內部零件進行優化重組,最終達到了極致空間狀態,噴頭可收納,體積比手機還小,重量只有200g,對于用戶來說,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進行口腔清潔。
這其中,倍至還在沖牙器上做出一系列技術創新,包括升級磁吸穩壓噴頭、進行降噪改良,并且首次將歐美母嬰產品材料Tritan材質應用到沖牙器,提升沖牙器的功能性與科技感。
相較于國外品牌,“極致水流”加持,讓倍至做出了真正效果好、易用、方便的沖牙器。他們的產品創新并未止步于此,在A、P系列的基礎上,針對口腔敏感等特殊人群需求,倍至還在嘗試突破行業的產品天花板,探索一種“更有溫度的水流”。
盡管倍至在水流技術的創新,已經走在行業前列,但他們在大量用戶調研后發現,對于牙齦敏感人群來說,極致水流還不夠極致。
35℃瞬暖,倍至小溫泉沖牙器
據悉,在做自南向北、面向全國用戶的調研時,倍至的工程師們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用戶在冬天使用沖牙器時會牙疼。起初,Alex和他的研發團隊覺得是水流的問題,但一番檢查后發現都沒有問題。后來,口腔醫生給出了答案,是因為牙敏感,碰到冷水會疼。
牙敏感是國人口腔的一個突出問題。調研顯示,中國牙本質敏感人群患病率高達29.7%,每三個人便有一個牙本質敏感人群。牙本質敏感造成的原因有,牙齦萎縮導致牙本質暴露、蛀牙、牙釉質磨損等。
沖牙器是全面口腔護理的必要前提。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預防科程立副教授表示,“通過對沖牙器作用機制的研究表明,沖牙器可以干擾菌斑形成和附著,使牙菌斑表面的菌群發生改變,關鍵致病菌構成比發生改變。沖牙器作為口腔日常保健的輔助工具,其對牙齦炎、牙周炎的預防和治療是有用的?!?/p>
但菌斑控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對于牙本質敏感人群來說,這是個不小的難題。冷水沖牙刺激會產生疼痛,導致無法堅持口腔清潔。造成的結果是,用戶對沖牙器依從性較低,即便認真刷牙,口腔問題也會有增無減,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解決的不是水流的問題,我們要解決溫度的問題,開始去做溫水(沖牙器)。以及為什么是35℃的水?牙醫又給了我們一個比較強有力的支撐。牙敏感的人群,有的對冷水敏感,也有部分對熱水敏感?!盇lex表示,“35℃是最接近口腔的溫度,是體感最好的溫度?!?/p>
盡管有了醫學理論的支撐,但在技術上,如何保證水流在“水箱→噴頭→牙齒”整個鏈路的水溫恒定在35℃,是行業里未曾觸達的空白地帶,是一塊沒人啃過的技術硬骨頭。
為了尋找適合溫水沖牙器的加熱模組,Alex考察了當時在市面上大大小小的供應商,但都被勸退。在倍至之前,已經有日系大品牌登門做適合溫水沖牙器的電熱模組,均以失敗告終。
“后來,我們找了國內最大的一家做加熱模組的供應商。從加熱材料的選擇,到加熱管鍍層工藝,再到溫控開關的選型,我們的工程師下到供應商產線車間,一起嘗試各種各樣的工藝,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盇lex告訴36氪。在解決了硬件問題后,還有軟件的難題,即如何通過軟件算法,將水溫控制在35℃恒定曲線。經過3萬多次的反復實驗,倍至最終穩定了這條曲線。
Jet Warm? 納米瞬暖技術
經過3家權威機構,600多天反復的設計優化,以及實驗室30000+次的加熱溫水穩定性調試測試,在沖牙器誕生60年之后,倍至首創了35℃恒溫納米瞬暖技術。裝備它的“小溫泉”沖牙器,也成為全球沖牙器行業的創新產品。Alex告訴36氪,最后量產的時候,供應商甚至反過來感謝倍至幫他們解決了難題。
“小溫泉”溫水沖牙器的誕生,得益于倍至在前端投入的大量心血。
據悉,倍至組建了“豪華”的研發團隊,創始研發團隊成員來自Philipe、Colgate、Unilever等世界級口腔護理品牌,并參照國內外一流實驗室標準,投入千萬元建設了三大功能實驗中心,并建立了全球首座醫療級口腔美護車間。
溫水沖牙器的誕生,掀開了專業化口腔護理的新一頁。
顯然,即便只是溫度層面的改善,對于最終的口腔健康也大有助益。這也是沖牙器產品誕生60年之后,工程師與牙醫攜手的又一產品創舉。
但對于倍至來說,不僅僅是從醫學中發現和解決產品問題,而是真正以醫學的視角,認真打磨好每一款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并無明文“約束”,“臨床驗證”是倍至每款產品必經的“考驗”。P系列小奶瓶沖牙器,是中國首個完成GCP人體功效試驗的沖牙器,且試驗結果表明:使用倍至P50沖牙器12周后,牙菌斑菌群組成發生顯著改變。A系列的膠囊沖牙器則成功通過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臨床功效驗證。
在國內沖牙器市場,類似的產品臨床試驗并不多見,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進行關于“沖牙器”關鍵詞檢索,也僅有2個相關試驗結果。
倍至的循證醫學投入也得到了口腔醫學界的廣泛認可,超過800位牙科博士/醫師親測認可,100多家權威口腔診所聯合推薦。此外,倍至還開展了首屆醫研共創研討會,倍至工程師和以華西口腔醫院為代表的國內口腔醫院、專業口腔機構的口腔預防科、牙體牙髓科、正畸科等多學科頭部口腔專家進行了一次深度研討。
在研討會上,倍至還正式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部牙體牙髓科趙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正畸首席專家趙志河教授擔任專家委員會顧問,上海易美口腔的陳越洋博士為專家委員會特聘青年顧問,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荒川真一教授為專家委員會特聘顧問,共同探討未來沖牙器的臨床應用和新功能開發。
在消費者教育方面,倍至也在持續盡自己的一份力,起草了行業首份沖牙器挑選建議,幫助消費者科學辨別和挑選適合的沖牙器產品。
以倍至為代表,伴隨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近些年各界對專業口腔護理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已經有逐步加深的趨勢。程立副教授發現,近五年來,關于沖牙器的文獻發布數量顯著增多,說明對沖牙器的臨床研究也在逐步增多。
短短四年時間,倍至不僅在口腔護理產品層面,完成對整個市場的追趕和反超,更重要一點是,給行業在循證醫學的應用,做了一次系統的方向性示范。
不過,智能溫水沖牙器只是倍至針對國人口腔美護需求的階段性成果,針對更細化的人群需求,倍至與醫生、診所深度合作的步伐還在加快。據悉,倍至近期已經在聯合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地的10家診所,開展沖牙器有效性、安全性的臨觀親測項目。
據悉,臨觀的核心目的是,觀察受試者使用沖牙器前后牙菌斑的改善情況,以及受試者的主觀反饋,而之所以在多地同時開展,則是為了擴大人群的多樣性,了解不同地區、飲食文化下,口腔問題的區域性差異,進而在過程中,發掘出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倍至始終關心的是通過醫研創新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口腔預防產品,實現全民口腔健康,助力健康中國。正是這樣的使命,讓倍至不斷突破,這一點在倍至探索沖牙器的軌跡中已然呈現,從刷新行業認知,到重新定義沖牙器,倍至正在一次次地踏入無人之境……
“除了沖牙器,倍至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盇lex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