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今日(6月22日)印發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下稱《行為規范》)明文規定,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
對于這幾個特殊行業主播須“持證上崗”的新規,快手、B站、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目前平臺對于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等領域的主播,已普遍設有認證或者“加V”上的資質要求。對于新規中要求的“執業資質”,如后續有相關具體的明確要求,將嚴格予以執行。
(相關資料圖)
多位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表示,幾年前“全民直播”的熱潮讓行業野蠻生長,做主播幾乎零門檻,現在對專業水平較高領域的“持證上崗”要求,既及時也有必要。不過,規范和約束的同時,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也給予更開放包容的環境,會更好地促進直播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微信視頻號團隊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平臺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等類型)的帳號,已有須完成認證并提供相關資質證明的要求。如果沒有相關資質,平臺將根據違規程度給與封號、掐斷直播、限制推薦、扣除信用分等處置。
記者查閱嗶哩嗶哩相關直播規則發現,B站金融與教育類直播內容有禁止直播交易、推薦購買股票、基金、債券、現貨、期貨、外匯等金融投資產品內容的規定。禁止直播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內容,或是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內容。醫療健康類、法律類相關直播內容也會受到限制。
快手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之前對主播,特別是醫療、法律、財經金融等領域都卡得很嚴,平臺有明確的認證材料和認證標準?!?/strong>虎牙方面則表示,《行為規范》對虎牙這樣的垂直平臺影響不大。
快手職業認證要求
抖音對相關行業主播也有資質要求。
抖音醫療博主職業認證要求
多家MCN機構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行為規范》對直播電商業務影響不大,大部分主播不涉及專業領域。遙望網絡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一直以來,公司對主播的要求都很嚴格,甚至嚴過《行為規范》。“我們會準備小到直播間的禁忌詞規范:“最”、“第一”等形容詞匯不能提及,缺乏特證的產品不能用“美白”、“淡斑”等對應功能性詞匯等?!?/p>
盡管平臺上述平臺宣稱對網絡主播已經有各種規范要求,但是近年來網絡直播中的“亂象頻現”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某平臺的主播竟然在唐山傷人案的現場直播打拳。
“早該整治了”;“偷稅漏稅,售賣假冒偽劣,不少主播無下限博眼球蹭流量”;“虛假廣告太多了”……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表示,現在網絡直播門檻太低了,陷阱很多,規范發展確有必要。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網絡世界信息爆炸,但部分信息準確性、可靠性和專業性欠缺,《行為規范》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強平臺自查,對主播而言,在較高水平的專業領域,職業認證或成標配,這也將提升主播準入門檻和專業度,優化網絡世界知識可靠性,提高整個直播行業的水平。
鯨平臺專家,簡基金首席研究員張竹然告訴記者,以財經金融領域為例,有相當一部分主播沒有相關從業經歷,甚至自身沒有接受過相應的財經類系統教育,僅是利用粉絲優勢。一些財經主播甚至存在為了綁定銷售,刻意制造焦慮,給小白投資者“挖坑”,以牟取不當利益。
不過,多位直播業內人士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有規范確實是好事兒,但是后續標準和細則要好好研究并公布,利于平臺的實施執行。
有12年高校金融教學經歷的財經博主羅攀則表示, 也要看到新規的出臺對直播行業可能帶來的影響,要盡可能避免消極因素的出現。“網絡主播更多是個人觀點的表達,我認為只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要給予更開放包容的環境,只有這樣,直播市場才能活躍,如果過窄,行業會很快萎縮,不利于發展。”
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對記者表示,此前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也已經明確了網絡直播營銷的民事責任。直播間運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經營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仍為其推廣,給消費者造成損害,消費者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等規定主張直播間運營者與提供該商品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就資本市場而言,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網絡主播行為規范將提高網絡主播門檻以及規范發布內容,相關直播平臺或受到一定影響。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網絡主播新規發布后,快手與嗶哩嗶哩今日在港股尾盤跳水下跌,跌幅分別為-4.08%與-3.43%。
與傳統業態不同的是,一個主播能不能火,受其長相、話術、演技等影響較大,傳統認為最重要的專業性,往往不是決定性因素。導致了包括主播為吸引眼球嘩眾取寵,為謀取利益制造虛假信息等亂象。目前行業用戶已超過6億,影響不容小覷。
筆者認為,《規范》正是基于這一問題而發布,目的是增加互聯網信息的專業性和可靠性,特別是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的內容而言。
以金融投資行業為例,受眾廣、專業性強,一些主播如果專業能力不足卻演技有余,可能會給相當多的受眾帶來誤導,甚至遭受財產損失。如果內容涉及薦股或推薦乃至銷售基金、理財產品,涉嫌違法違規而不自知,對互聯網生態勢必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醫藥行業同樣如此,抱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藥企和藥店銷售人員必須配備執業藥師。
在近年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行業,部分領域因沒有持牌或相關執業資格證明卻從事相關業務,因未得到及時的監管造成的風險事件不在少數。以此前一度興盛的P2P為例,隨意成立一家互聯網平臺就可以堂而皇之向公眾吸儲并從事借貸行業,這些業務本來只有持牌的商業銀行才能從事,最后造成的風險有目共睹。
可見,《規范》旨在通過提高專業門檻,增加主播內容的可靠性、打擊虛假信息優化網絡環境和防范風險對消費者負責,具有明顯的積極影響。
不過筆者認為,通過《規范》加大管制力度雖有益于直播領域內容的凈化,但在執行層面也應警惕可能對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兑幏丁仿涞睾?,仍應該讓行業能夠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揮。因為撇開一些不規范、不合法的行為而論,主播問題的背后還涉及到居民消費模式和工商業供應鏈的轉變,背后還有消費和經濟,我們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