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又一輪的疫情之下,難的何止上海。
全國各地的獨立咖啡館、小型連鎖咖啡,處境都更艱難了。有的日出杯量從500杯降到5杯,有的營業額直接下滑30%。
但咖啡人沒有放棄努力。降價、推卡券、做活動,有門店通過努力,讓營業額逐步回升,甚至再次爆單。
他們具體是怎么做到的?有哪些值得借鑒?
這段時間,不止上海,全國咖啡館面對的情況,都更加復雜和艱難。
“從西安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那一輪疫情,好不容易恢復了兩個月,生意也在向著疫情前發展,不成想到3月中旬疫情又來了,又封控了一周。”
“本想到了4月天氣越來越熱,生意也會越來越好,不料又爆發疫情,接著又是封控,到現在剛解封。”開出5家店的西安日落咖啡創始人賈佰臻說。
一輪又一輪的疫情,讓很多城市的咖啡館都有些頂不住了。
“3月17日,我們準備長沙的6店齊開,因為疫情只能暫緩計劃,一個月的時間,營業額下滑了30%,最嚴重的時候每天只有5杯的出杯量,而疫情之前我們能達到日銷500杯+。”長沙小咖主的創始人景建華告訴我。
“疫情之前我們上海三家店的日營業額在8000~10000元之間,自爆發疫情后下滑到3000元左右,到現在徹底關店。”在廣州、深圳、上海開出17家店的“本來不該有”的運營總監鄧穎娟告訴我。
上海報亭咖啡市場部負責人Tanya也告訴我,“3月下旬就能夠感覺到人流量明顯減少,一直到月底門店關停,我們的整體營業額下滑了30%。”
“我們是一家在疫情中成長起來的‘自家烘焙咖啡’小店,在疫情中誕生,疫情中孕育成長,說起來都是淚。”——上海團子咖啡在一篇媒體報道中說。
面對一輪又一輪的疫情襲擊,縱然一切更加困難,還是有很多咖啡館,在積極自救,盡一切努力。
1、降價、推月卡,用性價比來引流
4月18日,“本來不該有”在官方公眾號宣布產品價格下調2元~7元不等,“本來不該有”運營總監鄧穎娟告訴我,其實降價計劃已久。
“一方面主要根據我們用戶畫像多是95后、00后,另一方面,疫情之下,消費者的顧慮更多,性價比勢必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對于經歷過疫情的深圳、上海、廣州,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喝上一杯更低價,但味道和品質不變的鮮果咖啡。”鄧穎娟還說。
在年初西安疫情結束之后,日落咖啡在門店推出“88元一個月 (30杯) 美式”的套餐,限量200份,并計劃推出較低價格的新品。
長沙疫情結束,小咖主也推出了線下店“5元飲品無門檻券”,以增加線下門店的人流量。
當前,在成本能負擔的情況下,不少咖啡館都考慮用性價比策略,來刺激消費熱情。高性價比的月卡/卡券,也為解封后可能到來的“報復性消費”做好了準備。
2、從到店轉向“到家”,咖啡豆收入占到30%
“疫情打擊最大的是線下門店,只要是被報道出有病例,街上的人流量會急劇減少,這就需要你做到從‘到店’向‘到家’轉化。”小咖主景建華說。
“到家”轉化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在“不能堂食,沒被封控”的情況下,致力于外賣。“疫情并不能壓制住人們對咖啡的需求,喝咖啡熱情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外賣是不可忽視的一項營收。”在深圳開出6家店的KUDOO COFFEE創始人蘇心恬說。
疫情期間KUDOO COFFEE的外賣訂單
通過努力,在3月份深圳疫情期間KUDOO COFFEE做到了單店每天“300多單,700杯左右”的銷量。 (傳送門:疫情期間,靠外賣日銷700杯,深圳這家店是怎么做到的?)
二是在不能做外賣的時候,快速考慮咖啡豆、掛耳、凍干等咖啡產品和周邊產品。“當不能出門,也不能點外賣的時候,人們對咖啡的需求就只有咖啡粉、咖啡液等產品,這是我們未來想著重發展的方向。”西安日落咖啡賈佰臻說。
在上海,疫情剛開始不少顧客擔心疫情封控買不到咖啡,會提前到咖啡門店購買掛耳咖啡等產品進行囤貨,“疫情中也有不少顧客有購買掛耳咖啡的需求”。
而上海的團子咖啡,在3月份疫情期間,咖啡豆的收入占據了門店總收入的30%。
“小咖主是疫情之后成立的,我們預想到了疫情的反反復復,所以線上培訓、供應鏈端、掛耳咖啡和咖啡周邊產品的銷售等多方面的支撐,讓我們對門店收入的依賴性大大降低。”景建華說。
“多點開花”的模式,或許在疫情反復的當下,適應性和抵御能力更強。
3、送出6萬杯咖啡,做有意義的事
3月31日,上海很多市民已經很難買到菜了,報亭咖啡利用自身優勢,采購到一批蔬菜,就推出“消費滿60元贈送蔬菜盲盒、牛奶”的活動,一方面消化了自己的庫存、增加了營收,另一方面也幫助到了市民。
從長沙被報出疫情后的第2天,小咖主的創始人景建華就親自上陣,制作咖啡,奔赴前線送咖啡。不少朋友勸告,如果變紅碼或黃碼了,孩子上學和家里人都要受到影響。
小咖主為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贈送咖啡
“如果變紅碼了就住在店里。”景建華和伙伴還是堅持穿梭于防疫一線。
從3月19日到4月10日,21天里,小咖主共制作了6萬+杯咖啡,送給了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交警、社區工作者等。
四面八方的壓力中,還是有一些曙光傳來:
4月16日,上海市經信委正式發布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物流問題正在解決;
4月19日,上海多個區域新增感染人數大幅下降,上海疫情的傳播指數由2.27已經下降至1.23。
各種“自救”措施也在起作用。本來不該有自4月18日宣布降價以來,多個門店爆單,日營業額達到1.5萬+。
咖啡人從不缺情懷,也不缺堅守的勇氣。這本來就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
今年的疫情中,我再次看到了咖啡人不放棄任何機會的堅持,看到了經過努力后的曙光和收獲。
也許誰都無法預測,什么時候一切能徹底恢復,我們能和2020年之前一樣開店賣咖啡。
但我相信,在疫情之下,想出更多辦法、不放棄任何機會的咖啡館,會變得更加強大,會“守得云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