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響,旅游行業生意遭受重大沖擊,業者“哀嚎”一片,紛紛奔走呼吁求援。對此,相關部門也是接連出臺一系列政策,希望提振旅游行業的士氣。
利好政策頻出,近期旅游酒店板塊股票走勢良好,逾百股漲停。據相關數據顯示,4月12日,有16只旅游股直沖漲停,其中君亭酒店單日20%漲停,這已是今年君亭酒店的第三次20%。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新冠疫情反復,旅游相關行業受挫嚴重,而針對旅游行業的利好政策接連發布,也帶動了A股市場旅游及相關板塊形勢看漲。股票市場的全線飄紅,仿佛給旅游市場帶來希望。
4月12日部分股票走勢,來源證券日報
在種種利好形勢下,酒旅行業究竟能否抓住機遇迅速崛起,留下想象空間。日前,各大酒店集團相繼發布2021年度業績公告,與2020年一片“虧損”的狀態相比,2021年雖然沒有辦法恢復到疫情之前,但是整個行業已經邁入恢復階段,各家也在通過直播、促銷等手段嘗試自救。到了2022年,疫情已經走到了第三年,行業進入新一輪的洗牌期,酒企又將如何交出自己的“答卷”。
根據聞旅不完全統計,梳理9家酒店集團2021年業績報告數據,我們觀察到以下幾個特點:
酒店業績數據分析
1、整體向好,多數實現扭虧為盈。相比較2020年受疫情影響,2021年的酒店行業已陸續邁入恢復期,從9家上市酒店集團的業績報告來看,有4家企業實現扭虧為盈,2家企業增長,2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1家企業與上年凈利潤有所減少。
2、營收同比大幅增長,部分酒店集團凈利潤已經大幅超過疫情前水平。根據財報數據顯示,9家酒店集團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實現增長。其中錦江酒店2021年營業收入達113.39億元,同比增長14.56%;首旅如家2021年營業收入達61.53億元,同比增長16.49%;萬達酒店發展2021年公司收入8.73億港元,同比增長33.4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萬豪國際2021年第四季度凈利潤4.68億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67.7%,但是受疫情的影響,2021全年凈利潤10.99 億美元,相較于2020年虧損2.67億美元大幅扭虧,恢復至2019年的86%;而溫德姆凈利潤大幅超越疫情前水平,2021年溫德姆酒店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0.4%,恢復至2019年的76%,凈利潤2.44億美元,同比2019年增長55.4%。
酒店運營情況解析
1、開店速度加快,國際酒店集團的增長核心亮點在國際市場。萬豪國際集團新開酒店數為517家,同比上升29.57%;希爾頓酒店集團新開酒店數為414家,與2020年持平;洲際酒店集團全球開業近300家酒店;凱悅酒店集團共新開198家酒店。
其中,萬豪2021年簽約客房數有5萬間在國際市場,且四成以上為超高端和奢華酒店客房;希爾頓pipeline酒店客房中約61.2%位于美國以外的市場,公司于28個國家和地區開辟新市場;溫德姆酒店籌建客房數超19.4萬間,增速達5%。
2、國內三大酒店集團的RevPAR(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ADR(平均每日房價)以及OCC(入住率)同比呈現上升趨勢,RevPAR增幅最多的還是首旅如家酒店集團2021年全年RevPar為119元,增幅20.2%;ADR增幅最多的是華住集團2021年全年ADR為239元,增幅13.81%;OCC增幅最多的首旅如家酒店集團2021年全年OCC為61.8%,增幅4.4%。
3、業績雖明顯向好,但部分地區業務仍受疫情影響較大。根據數據來看,2021年度希爾頓的RevPAR相較于2020年同期有著大幅增長,但仍與疫情前的2019年有著30%的差距。德爾塔、奧密克戎毒株的相繼出現,再度打擊了業務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亞太地區。不過其中東與非洲兩大地區復蘇情況明顯,這兩個地區2021 Q4的RevPAR已經超越了2019年同期7%。而洲際酒店2021年全球酒店業績已在向疫情前水準逐步拉近,全年RevPAR同比增長46%。其中,Q4洲際全球近半數酒店RevPAR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此外,萬豪國際大中華區2021年的業績與2019年的差距較小,各項關鍵業績指標的降幅均小于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入住率在國際市場中最高為54.2%。其中第四季度大中華區是唯一出現RevPAR和入住率同比下降的區域市場,相比之下,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復蘇更快,Q4的RevPAR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15%,入住率下降9.4%,ADR僅相差1.9%。
縱觀2021年各大酒店集團財報,絕大部分酒店集團都已從2020年的陰霾中走了出來,且多數實現扭虧為盈。相較于回顧2021年的“成績”,大家更專注于接下來2022年市場的布局,從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大酒店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關注度較高,部分國際酒店集團更是將投資重心轉向中國,同時,國內酒店集團也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
1、國際酒店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腳步不停歇
對于2021年中國市場,萬豪表現強勢,業績已較為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各項關鍵指標相較疫情前降幅均小于美國、加拿大市場。目前,萬豪在中國市場有大約14萬間客房,按萬豪目前的籌建項目,未來客房數量有望接近翻倍。
在新一年的酒店市場,萬豪繼續看好亞太地區市場,尤其是大中華地區。近日,萬豪計劃在亞太新開設近100家酒店,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地區,覆蓋19個省份、25個城市。不少將于今年開業的中國地區萬豪系酒店的規劃與效果圖已經流出,“一路向西”的趨勢似乎已成定局。
來源:萬豪酒店開發公眾號西安海榮JW萬豪酒店,預計2022年Q4開業
與此同時,希爾頓酒店也沒有因為疫情而放緩在中國市場的腳步。2021年,得益于與鉑濤集團、碧桂園的合作關系,希爾頓在中國地區新簽約酒店同比增長45%,新開業酒店增長30%,可見希爾頓對于中國市場重視程度之高。
2、產業優化成為新目標
與在疫情期間仍擴張的萬豪和希爾頓相比,洲際選擇放緩腳步。2021年,洲際全球開業近300家酒店,但同時,洲際也淘汰了264家酒店,主要集中在假日和皇冠假日兩個品牌。相較2020年,2021洲際酒店總客房數還有著少許下降。
此外,洲際酒店大力深耕大中華區市場。與大規模關閉歐美地區酒店截然不同,2021年,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系統規模客房數凈增長8.9%,領跑全球。其中,全年新開業88家酒店,追平2019年創新高的開業數量紀錄;新簽約153家酒店,其中三分之二為高端及以上品牌。
3、國內酒店持續發力中高端酒店
和國外酒店集團相比,國內酒店集團持續發力中高端酒店市場。2021年,首旅如家新開中高端酒店276家。截至2021年底,首旅如家中高端酒店數占比為23.4%。受益于首旅如家中高端品牌的較快發展,中高端產品占酒店收入占比從2020年的42.3%提升至2021年的46.9%。
此外,走中端路線和輕資產化是錦江酒店制定的發展戰略。截至2021年末,錦江酒店已經開業的酒店數達1.06萬家,凈增加1207家。其中,中端酒店數量首次超越經濟型酒店,達5517家,經濟型酒店為5096家。
來源:錦江豪華酒店公眾號麗笙度假酒店
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疫情再次出現多點散發局部爆發的情況,僅3月,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10萬例,波及29個省,各地政府不得不再次收緊疫情防控政策限制人員出行。國內酒店集團業務主要由國內游及國內商務活動驅動,受本輪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迎來“倒春寒”。
但是,未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內休閑出行需求有望獲得強勁反彈,將會帶動酒店業績復蘇。酒店集團也在積極尋找摸索新道路,期待接下來能打“翻身仗”。
對此,萬達酒店在公告中表示,隨著中國政府實施有效的抗疫措施,并出臺各種鼓勵國內消費的政策,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勁的回升跡象,尤其2021年上半年看到了國內旅游和業務的持續復蘇,自2021年下半年,主要受到COVID-19的Delta變種病毒病例增加,并進一步擴散至其他省市的影響,公司的經營表現也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萬達酒店將繼續對運營保持審慎,并物色良好投資機會,繼續擴大酒店業務,并計劃于2022年開設15至20家新酒店。
來源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公眾號武漢富力萬達嘉華酒店
華住集團則將繼續推進數字化戰略,實現高檔全服務酒店從單店管理模式到云端連鎖化管理模式的進階,通過搭建數字化的人財物共享平臺,實現共享服務。此外,對于未來一年的發展,華住集團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華住預期開設約1500家酒店,并關閉500-550家酒店。
錦江酒店方面則稱,2022年度計劃新增開業連鎖有限服務型酒店1500家,新增簽約連鎖有限服務型酒店2500家。而在品牌發展及運營方面,錦江酒店將按照最新品牌矩陣規劃,評估品牌價值,聚焦資源發展主力品牌,并按照五大區進行差異化布局開發資源,網格化深耕細作,實現高品質發展。
首旅集團承諾于2022年將首旅置業持有的諾金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首旅酒店或下屬公司,諾金公司旗下合資公司凱燕國際負責管理北京諾金酒店、諾金度假酒店、環球影城大酒店等優質酒店項目,未來隨諾金注入首旅酒店,有望打開新增長空間。此外,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認為,住宿業的突圍之策,要聚焦三個方向——恢復信心、探索轉型、儲存能量。在空間方面,關注鄰里中心和共享業務。在用戶方面,關注個人旅行價值,提升品牌調性,同時,關注家庭生活價值,推出一些生活類平臺等。
來源希爾頓酒店官網
對于2022年酒店市場,希爾頓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J. Nassetta 表示:“我們欣喜地看到2021全年持續復蘇,與2019年相比,第四季度業績強勁。盡管新的病毒變異產生了一些短期影響,我們對2022年所有領域的加速復蘇持樂觀態度。”
與此同時,洲際酒店則表示,在新的一年將繼續堅持大力發展大中華區市場的戰略。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周卓瓴(Jolyon Bulley)表示:“我們要抓住‘十四五’時期內需提振和消費升級的紅利,不斷加碼中國市場布局。未來,洲際酒店集團也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不斷打磨和創新產品和服務,為賓客提供安全、優質的體驗,為業主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投資回報。”
然而,作為唯一一家沒有扭虧為盈的國際酒店品牌,凱悅2022年仍大概率堅持在迎合商務旅客及大型活動方面。近期,凱悅首席執行官Mark Hoplamazian依然表達了對于商務旅行需求恢復的看好。即便有恢復趨勢,但是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未來凱悅的發展,還需時間驗證。
參考資料:《從海外酒店財報看后疫情時代酒店行業趨勢—酒店行業深度報告》來源:浙商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