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萌影業從A轉港,第三次遞交了招股書。
2014年2月,時任SMG尚世影業CEO的蘇曉在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做了主題發言《資本大鬧天宮》,又稱“蘇曉十問”。
第十問,探討“資本數據迷思”,蘇曉說:“你天天讓他看家長里短的八卦或談情說愛的花邊,我不相信觀眾會一直滿足,有一天觀眾對膚淺的電視劇不買單了怎么辦?”
而事實上,家長里短永遠有新的更高級的殼子,談情說愛的花邊可以翻著樣地整活,資本的迷局至今無解,蘇曉帶著檸萌想要親自探探資本的底。
撂下“蘇曉十問”半年后,檸萌影業在上海注冊成立,包括蘇曉在內的四位聯合創始人全都來自SMG東方衛視尚世影業高層。創始人出自體制內,與上海影視資本盤根錯節,僅靠創業團隊,檸萌當年就拿到了騰訊的天使輪投資。
雖然古裝劇都市劇均有涉及,但檸萌的代表作和精品劇集均誕生在都市系列劇里,從《好先生》開始,到教育題材系列劇《小別離》和《小歡喜》,再到女性系列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憑借收視與口碑兼具的都市劇,檸萌一路高歌猛進。
成立八年,劇集精品率達到70%以上,這家以都市青春和中產焦慮為創作核心的劇集公司,在營收下滑和影視寒冬的雙重影響下決定向資本市場求助。畢竟視頻平臺已經將“降本增效”落到實處,檸萌們需要新的輸血方式。
2015年,檸萌影業提出“超級內容”的概念,不同于爆款的定義,除了“高收視率”蘇曉還特意強調了“定位精準”。
根據這一概念誕生的《好先生》,在確定了主角孫紅雷之后,調高片酬預算邀請了當年在《極限挑戰》中大火的“紅興CP”另一位主角張藝興。
事實證明,精準狙擊反響熱烈,這種用人模式也延續到了檸萌后來的劇集創作中。
《獵罪圖鑒》里的金世佳和檀健次組合,源自兩人在綜藝《我就是演員》中的合作;《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收官之夜,檸萌副總裁陳菲當場帶來了合作意向書,拍板簽下了大火的“皓史成雙CP”,甚至決定在《二十不惑2》的劇本已經完成的情況下,加入兩人的戲份。
這些只是“定位精準”的細節之一,在更高的戰略層面,檸萌影業表現出的市場嗅覺也很敏銳。
2016年,檸萌影業成立后最先推出的三部劇集《寂寞空庭春欲晚》《好先生》《小別離》,分別代表了三種創作方向:流量+IP、都市情感、中產焦慮,前兩者口碑參差不齊,主打教育難題的《小別離》收視口碑雙豐收,開啟了檸萌一路出圈的“小”系列。
教育是中產家庭的永恒主題。中考、高考、幼升小……都市虎媽貓爸從未停止焦慮。
不能否認的是,在當今已經誕生出一條財富密碼的家庭劇中,檸萌出品的劇集屬于質量上乘、賣相良好的一類。蘇曉曾在采訪中表示,檸萌影業在行業內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們搭建了一套適配劇集的工業流程系統。
調和內容和流量的博弈關系是這套工業體系最大的王牌,有著多年行業經驗的制作團隊保障了檸萌出品的底線。
“小”系列四部曲中的三部是“導演汪俊+主演黃磊”的組合,《好先生》的編劇是有十多年經驗的李瀟,導演團隊中的另一張王牌張曉波,科班出身,與汪俊、黃磊、李瀟等人有多年合作,擅長的領域也是現實生活方向。
這些老牌影視人深諳市場規則,并有各自的內容舒適區,與海派檸萌的需求不謀而合。
《三十而已》里,顧佳為了讓兒子上馬術課賣掉了愛馬仕包,這是獨屬于中產階級的焦慮,也是檸萌影業屢試不爽的套路之一。教育、婚姻、女性群像……檸萌團隊已經找到“超級內容”的制作法寶,觀眾也樂此不疲。
不是沒有隱患,《三十而已》大火出圈,狗血范式引發的討論被指責販賣焦慮。《二十不惑》原名《長大成人》,原定編劇是沒被封殺前的超級大V咪蒙。這些都一度讓檸萌陷入不小的爭議中,也讓制作方更加熟悉“流量密碼”。
近期發布了《二十不惑2》的預告片,前作留下遺憾的周尋和姜小果沒有在預告中合體,評論區被劇粉的“還我尋果CP”刷屏,拋開能不能再續前緣的討論,劇方對BE(bad end)美學的能量一定是喜聞樂見的。
因為更深層的原因是,接下來相當一段時間,影視公司都面臨著同樣的處境:一部劇都撲不得。
對于以精品劇集立足的檸萌影業來說,為了減少風險,選擇加大原有版權劇的續集創作是最穩妥的選擇,提高原有觀劇群體的黏性是重中之重。
《二十不惑2》放出了預告片、“小”系列推出了《小歡喜2022》《四十正好》接棒《三十而已》的創作思路……這些都意味著,2022年是檸萌影業以守為攻的一年,保持制作優勢的同時尋求更多元的資金來源,多管齊下,才有可能度過漫長寒冬。
2022年開年也確實向檸萌釋放了積極的信號。與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獵罪圖鑒》爆火,讓檸萌影業嘗到了懸疑片的好滋味,而這條賽道上不僅玩家眾多且容錯率極低。
根據檸萌釋放的片單,手上立項或待播的多部影片懸疑劇占比頗高。《獵罪圖鑒》打頭陣,《膽小鬼》(改編自鄭執小說《生吞》)立項三年,簡介上的定位是“青春懸疑犯罪短劇集”,和前者同時期發布的《安魂使者》以及《親愛的阿基米德》關鍵詞同樣是“懸疑”和“短劇”。
但對比2021年劇集市場,懸疑劇供給充足且配置提高,反饋卻并不盡如人意。
王小帥執導、有著電影班底的《八角亭迷霧》豆瓣評分5.6;《致命愿望》套著軟科幻的設定被吐槽“劇情雜糅、欣賞不來”;趙麗穎領銜的《誰是兇手》熱度高口碑不佳。《淘金》《江照黎明》堪堪達到及格線。
愛奇藝迷霧劇場越播越多,卻再沒一個趕得上兩年前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至今,在每一部有些許熱度的懸疑劇評論區里,都會有懷念這兩部劇的觀眾。檸萌想要在有高山在前的懸疑市場分一塊蛋糕,難度頗高。
從內容端來看,高度依賴IP改編和前狼后虎的內容尺度都是懸疑劇集無法忽略的隱憂。國產懸疑的主角職能已經從身手矯健的警察迭代至法醫、畫像師、筆跡專家、測謊師……制作方竭盡全力從不同維度突破創作尺度,拼命內卷的結果卻是泥沙俱下,觀眾疲勞。
《獵罪圖鑒》能夠挽救懸疑類型頹勢的原因不全在于制作上精密,雙男主設定的破圈效果甚至高過劇集內容本身。這場成功突圍更像是“時無耽改”的平替。慶功宴上,檸萌必須明白贏得到底是誰。
懸疑劇的賽道上,檸萌現階段只交出了一張答卷,懸疑劇能不能成為繼都市劇后檸萌的第二張標簽,待播劇集接下來的表現十分重要。與此同時,盯上懸疑市場的制作公司越來越多。
老玩家里有出品過《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等劇集的萬年影業,雖然《八角亭迷霧》反響不佳,但萬年依然出現在了騰訊12集古裝懸疑劇《繁城之下》的組訓上。憑借《白夜追兇》聲名鵲起的五元文化,去年又參與制作了大熱劇《掃黑風暴》。以及古裝懸疑里的佼佼者留白影視,不僅先后推出了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和《風起洛陽》,還拿到了愛奇藝的投資。
平臺不斷與制作公司加強合作,一些新面孔也出現在了劇集推介會上。包括《雙探》背后的趣酷影視、《皮囊之下》背后的凱柒傳媒以及《謊言偵探》背后的自由酷鯨等,都主動或被動地卷入了“懸疑大作戰”中。
懸疑內卷白熱化,接下來的路依然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手中的牌很多,但到底該怎么打,檸萌不得不謹慎考慮。
表面來看,上市是影視制作公司尋求新的造血機制,但內容制作的特殊之處在于,這仍是一個強調“人與人”關系的生意,檸萌也不例外。
招股書顯示,蘇曉、陳菲、徐曉鷗、周元四位聯合創始人,合計持股46.27%;第二大股東騰訊,三次注資后持股19.78%。
除此之外上海果實投資管理中心持有檸萌影業股權3.44%;北京曼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亦持有檸萌影業0.39%的股權。
而上海果實的投資人分別有張小童(張嘉益,持股29.76%)、黃磊(持股14.89%)、作家楊治(筆名“江南”,持股5.96%),此外黃磊同時持有北京曼孚90%的股權。
影視圈關系錯綜復雜,資本無疑為其上了一道更牢固的鎖。畢竟“木桶效應”決定檸萌不能一直躺在舒適圈里。古裝IP改編就是檸萌久攻不下的另一塊陣地。
雖然招股書上檸萌聲稱參與制作的劇集數量是17部,但事實上,有意忽略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才是其開山之作。并且幾乎每年,檸萌都會推出一部IP改編劇。
2017年的《擇天記》、2018年的《扶搖》、2019年的《九州縹緲錄》、2021年的《千古玦塵》以及2022年列入劇集片單的《宸宮》。這些完播劇集的市場反響卻遠不如檸萌更得心應手的都市劇。
以《九州縹緲錄》為例,高投入低回報的失利甚至被寫進了招股書里。檸萌將2020年版權劇營收較2019年減少的425萬歸結為“古裝劇的高額制作成本導致2019年的一部古裝劇平均授權費用較高。”
這種帶有實驗性的大制作在平臺提出“降本增效”的2022年越來越難上馬,沒了互聯網熱錢的不斷涌入,行業內折戟的項目越來越多,檸萌也需要更確定的創作環境,上市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除了“找錢”,如何維持與平臺的競合關系也是影視制作公司未來的矛盾重點。
一方面,與騰訊深度綁定的不止檸萌一家,據IT 桔子統計,截至2022年3 月,騰訊投資持股的影視/綜藝制作公司已多達近 20 家。這個數據還不包括騰訊“親兒子”企鵝影視與騰訊影業。在更大的騰訊泛文娛戰略布局上,檸萌需要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
另一方面,愛優芒幾家平臺也在向中游制作公司拋出橄欖枝,檸萌的優勢仍然明顯。《獵罪圖鑒》片頭的出品人里,蘇曉與龔宇的名字并列,檸萌的招股書顯示,《膽小鬼》預計2022年在優酷“懸疑劇場”播出,與芒果更是早在《擇天記》時就已經有過合作,芒果文創至今還持有檸萌1.9%的股權。
綜合來看,雖然沒有正午陽光頂級的品牌號召力,檸萌影業卻依然靠著一套融合了國內影視圈“人情世故”和好萊塢“流水線作業”的打法,成為行業內的尖子生。
而這套類似于“制作廠”的工業體系在風譎云詭的影視圈能走多遠猶未可知,蘇曉的十問還在更新,檸萌影業的故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