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帶資入股的天使”化身為“惡意收購的惡魔”,馬斯克對待社交媒體Twitter(以下統一稱為推特)的曖昧態度,僅僅維持了數日。
作為推特上的大紅人,馬斯克入股平臺似乎并不是一件讓人費解的事情,推特管理層也抱著友好的態度歡迎馬斯克加入董事會。
但這位“高級粉絲”的想法顯然沒有那么簡單:先是連發多條推文對推特進行了輪番批評,隨后更是表示“自己不差錢”,要將推特全價買下來變成一家“私營公司。”
而面對馬斯克的敵意收購,推特的態度則顯得有點“搖擺不定”。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臺,推特的頭銜早已被Meta奪下,背后還有TikTok等后輩虎視眈眈。
如今馬斯克主動伸手相助,推特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彈指一揮間,推特迎來了自己的第16年。
誕生之初,推特以“140字”的微型博客作為賣點。在那個交流需要短信、電子郵件的年代,推特這種“短小精悍”的文字交流形式迅速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而這一商業形式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拿下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并最終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體之一。
同一時期,由扎克伯格創立的Facebook也在經歷著飛速成長,兩家公司在早期同屬于文字領域發力,但推特的增長率明顯高于Facebook,扎克伯格也曾公開表明:只要推特增長持續12個月或者18個月,那么他們將在規模上超過我們。
圖 | 推特自2010年用戶數變化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推特的內容生產門檻較低、同時不需要建立好友關系,平臺名人入駐也帶來了大量用戶涌入,從而讓用戶習慣了在推特里面討論重大新聞事件,最終成長為互聯網時代的“廣場”。
但“成也文字,敗也文字”。隨著3G、4G的流行,圖片、視頻等形式與文字一場承擔起傳播信息的作用。但顯然文字的體驗感比不上圖片、視頻等形式的直觀。
從2013年開始,推特就陷入了用戶增長停滯的困境:
2013年4月,WhatsApp月活超過Twitter;
2014年12月,Instagram月活超越Twitter;
2016年6月,Snapchat超過Twitter;
2016年7月,微博月活超越Twitter;
隨后,推特在股價和營收上也陷入了低谷,股價一瀉千里,用戶增長也一蹶不振。反倒是Facebook繼續保持著強勢增長,目前全球每月有超過24.5億人登錄Facebook,每天有超過162萬人活躍在該平臺上。
在壓力下,推特請回了杰克·多西重新擔任CEO,隨后開始了改革,正是這些舉措造就了現在的推特:先是取消了140字的限制,接著開始重拳整治平臺上的網絡噴子問題。
這才挽回了一部分用戶,而“特朗普”、“馬斯克”等一批重度網上沖浪用戶更是將推特作為自己觀點發聲和批評的陣地,吸引了一大批新用戶。
在馬斯克的公開信里,他直言不諱批評推特沒有遵守言論自由的政策。但過去的推特顯然是“自由過了頭”,至少在特朗普賬號被封禁之前一直沒有改變。
作為推特CEO,多西一直都支持言論自由,即使平臺上一直出現所謂的“謠言”,但他的態度一直是反對禁言。另外,當推特對政治內容的管控越來越強硬的同時,他還是認為這些推文極具“新聞價值”。
一切的轉機出現在“國會暴動事件”后,人們呼吁推特、臉書徹底封禁特朗普賬號。迫于壓力之下,多西選擇踏過了底線,最終特朗普的賬號只留下一個“賬號停用”的標簽。
特朗普被禁言的遭遇只是言論自由的犧牲品之一,在政治面前,多西的自由主張也顯得十分無奈。
在這一點上,多西也曾對外多次提到了“重塑推特”的阻礙:“我們行動遲緩,我們沒有創新精神,我們不受信任。”去年11月,在股東投資公司Elliott的壓力指標面前,多西主動辭去CEO一職,并由首席技術官帕拉格·阿格拉瓦爾接任。
這之后,馬斯克開始多次在推特上公開嘲諷和質疑阿加瓦爾。一方面多西是馬斯克的老朋友,另一方面這位CEO更強調政府公權力的重要性,這正與馬斯克的想法背道而馳。
隨后,就出現了馬斯克大幅增持推特股票的消息,背后的想法不言而喻。
一旦馬斯克完成了對推特的“私有化”,或將能夠避免政治家們對言論自由的“指手畫腳”,同時有希望重組董事會,甩掉這位意見不和的CEO。
重回言論自由不是推特成長的唯一要素,即使沒有馬斯克,這家老平臺同樣需要轉身。
對“Z世代”( 約在1995-2005年前后出生人群)來說,推特、Facebook早已經是上一輩的“落伍”產物,Snapchat、TikTok才是他們的寵兒。截至2020年末,Snap的DAU為2.65億,遠超推特的2億。
而TikTok更是憑借短視頻的形式,成為美國月活用戶最快突破10億的平臺。從2019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二季度,TikTok在美國的下載量增加了62%,這一數據已迅速超過了Facebook,Instagram、Snap,當然也包括了推特。
在新形式社交媒體的圍攻下,老態的推特只能走上轉型的道路,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利潤增長。
與缺乏創新的推特不同,馬斯克正是美國科技創新的典型,既是造車、又是造火箭,同時還投身“狗狗幣”,那么他對于改造推特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不久前,馬斯克曾發文調查是否給推文加上“編輯”功能,其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YES”。不少國內網友表示了驚嘆,要知道微博很早就支持了編輯(雖然需要開通會員),但作為“微型博客”的老大哥,推特顯然開始落后于時代。
在收購消息傳出后,馬斯克在TED演講會上談到了收購推特的一些想法,他對推特的未來潛力十分看好:“我覺得,擁有一個最大程度信任和廣泛包容的公共平臺對文明的未來極為重要,我根本不在乎經濟賬。”
雖然不差錢,但在美國政府的重錘下,收購并不容易。一方面不希望失去對這個重要媒體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出于反壟斷的考慮,同時推特管理層也正對收購采取措施。
但對于這么一家16歲的互聯網老兵來說,轉型是必須經歷的事情。
馬斯克已經伸出“援手”,就看推特愿不愿意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