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最近重新開始了運動,比如居家的跳操、舉啞鈴、健身環或戶外的跑步。幾天下來,運動的效果還沒看到,有些人就因為膝蓋、腰或肩的疼痛停了下來,并開始埋怨:“運動真危險!”
如果你早些看到這篇文章,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
因為,運動本身沒有錯,真正傷人的是你使用身體的能力不足和練習計劃不對。在開始運動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基本能力,知道哪些動作有能力做,哪些暫時做起來不安全、效果不好。
能正確使用身體的人腰背挺直,練完臀翹腿強,從地上提起重物的正確與錯誤動作對比
能力不足的人松垮彎腰,練得越刻苦腰越疼,從地上提起重物的正確與錯誤動作對比
至于如何測試這種能力,已經有成熟方法被用在中國國家隊、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歐洲足球俱樂部和普通人身上,比如功能性動作篩查(FMS)。從完全不動的小白到高水平運動員,都可以從中獲得幫助。
中國游泳國家隊、NBA及羅馬隊足球運動員正在進行FMS篩查 | FMS
如果沒有專業人員幫你篩查,可以來做下面的自我測試,只要一扇門和一根桿,一個人在家就可以完成:
先能動,才能運動
只要運動,就需要牽動一些關節,而活動度,就是關節往各個方向活動的能力。
如果活動度不足,動作做不到位,身體還需要費力去抵抗額外的阻力。而且,一個關節僵硬,相鄰關節可能會被迫增大活動范圍去補償,不該動的地方亂動容易造成損傷。但活動度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是自身力量不足以控制那么大范圍的活動,也容易受傷。
下面4個動作可以幫助發現最常見的活動度不足。
第一個動作測試的是脊柱和髖關節彎曲的能力,彎折身體的動作都會用到它,如各種下蹲及抬腿。如果該彎曲的地方彎不了,其他部位可能活動過度,容易因此肩頸腰痛。
測試前雙腳并攏站直,先盡力低頭,然后嘗試用指尖觸地。
以下測試僅針對健康人,過程中出現疼痛等不適請立刻停止,測試動作不適合作為練習動作。
■通過測試的標準:下巴與胸距離不超過兩個指頭寬度,指尖可觸地,背部輪廓平滑(猛往下用力不算數,動圖為2倍速)。
■如果下巴距離胸很遠,提示頸部活動不好,可能平時也有頭前伸的習慣,肩活動不順暢,容易頸肩疼痛。
■手夠不到地的話,從側面看看是哪段不能彎。第一種情況是后背非常平,提示脊柱活動度差。
■第二種是背部彎曲,但腰與大腿之間角度很大,提示髖關節屈曲能力不足,容易因此出現腰痛。
這個動作測試踝關節背屈的能力,也就是腳踩地時身體能向前移動多少。通不過測試的話,跑跳及下蹲等動作容易變形,嚴重時走路及上下樓梯姿勢也會受到影響。
測試時腳尖距離門框半腳長度,保持足跟貼地,嘗試用膝頂住門框,然后兩腳交換位置測另一邊。
■通過測試的標準:膝可觸碰門框,且足跟未抬離地面。
如果膝碰不到門框,做深蹲等動作時可能出現彎腰或軀干前傾等,容易傷腰。這時可將腳尖頂住門框再次嘗試,依然不能觸碰的話,跑步、走路等姿勢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這樣也做不到,日常生活姿勢都可能受到影響。
第三個動作主要測試髖關節,通不過提示抬高腿和站立俯身類動作不安全,與跑跳相關的動作也受到一定影響,容易出現腰痛及腿部拉傷。
仰臥在門邊,門框邊緣對齊右側大腿中點(下端是膝彎曲處,上端是大腿與軀干之間彎曲處),雙足尖指天。右腳壓緊地面,盡量上抬左腿,保持兩側膝伸直及腳尖勾起。然后測試另一側。
■通過測試的標準:左腳踝可超過門框邊緣(腳腕外側骨頭最凸出部位),右腿位置不變。
左腳踝抬不到門框邊緣,提示左側髖關節屈曲能力不足,做高抬腿或硬拉時可能彎腰,容易腰痛。
正確高抬腿動作
能力不足的人松垮彎腰,練得越刻苦腰越疼
髖關節屈曲能力不足使高抬腿動作變形
■右腳尖向外偏或右膝彎曲,提示右側髖關節伸展能力不足,可能平時大腿前側被迫用力過多、臀部無力還腰痛。
接下來可以躺在原地,繼續第四個動作,測試脊柱旋轉的能力。不能通過的話,做扭轉上半身或用力擊球的動作受影響,容易連累到腰部。
右側大腿抬至垂直地面,然后向左落下,用左手把右膝按在地面上,左腿保持伸直。然后抬起右臂指天,慢慢向右側地面下落。再測試另一側。
■通過測試的標準:右臂可以接觸到地面,且右腿位置不變
后面這三項都是左右兩側分開進行的測試,不僅要看單邊的情況,還要對比兩側的結果。如果左右差別很大,平時做其他動作也可能不對稱,導致其中一側更容易受傷。
能動之后,不亂動最重要
活動范圍足夠大之后,就需要穩定身體的能力,避免活動過頭導致受傷和有力氣用不出來。
下面兩個動作主要測試核心穩定性,簡單講就是腰腹部控制姿勢和傳導力量的能力。
即使你完全不運動,平時坐在椅子上、站立和走路也需要穩定性來支撐身體,不夠穩就容易腰酸背痛。要是喜歡跑步、打球或舉鐵,就更需要在四肢活動的同時,保持軀干基本穩定以免受傷,并將蹬地的力傳到手里。
看起來像俯臥撐,但這不是測試你能做多少個,而是撐起時控制身體的能力。難以維持身體穩定的話,至少需要先暫停俯臥撐類和手舉重物過頭的練習,大重量的深蹲和硬拉也不安全。
雙手放在雙肩外側,男性腳尖著地,女性跪姿膝著地,然后盡量把整個身體同時撐起來。
■通過測試的標準:胸腹同時離地,整個過程頭、軀干、大腿在一條直線上,腰后曲線沒有明顯變化,肩胛骨緊貼胸壁。
■先挺腰讓胸離地,之后腹部才離開地面,提示核心穩定性差,讓腰椎被迫過度伸展。
這樣日常生活里穩不住軀干容易腰背酸痛,運動中也會出現不該有的腰部屈伸,容易受傷也發不上力(單純因上肢力量小而撐不起來的除外)。
■身體抬起來了,但頭沒有跟著起來、一直向前伸,肩胛骨明顯支起來,則提示頸肩部穩定性不足,容易肩頸不舒服。
測試主要檢驗身體抵抗旋轉的能力,分為兩種難度。如果不能完成簡單版,步行、爬樓梯或拎重物時身體可能出現不該有的晃動,需要盡快補足。
喜歡運動的人,最好可以做到困難版,這樣才能在各種姿勢下保持身體穩定,減少腰膝的損傷,也讓運動表現更好。
測試前準備一根筆直的桿,拆下拖把的桿就可以。用雙側的手、膝和腳尖著地,雙手寬度同肩寬,雙腳寬度同髖寬,手臂和大腿基本垂直地面。然后把桿豎直放在身后正中間,頭、背、臀支撐桿。最后,將一側手臂和另一側腿同時抬高至基本平行地面。
■通過測試的標準:抬起、落下過程軀干沒有明顯的晃動和轉動,雙肩和雙髖仍然基本平行地面,頭、背、臀支撐桿,桿不掉落(動圖為3倍速)。
困難版是在之前動作基礎上把雙膝抬離地面,讓小腿基本平行地面,重復之前的動作。
■通過測試的標準同前
■穩定性不足時,抬起側手臂和腿容易過度抬高,這時身體扭轉,桿就會掉落。
以上是自我測試的前兩項,活動度和穩定性,如果六個動作都能通過,那么對你來說,完成日常活動通常很輕松。不過,平時運動量大或強度高的話,你還需要通過下一期的三項測試來完整檢驗基礎動作能力。
另外,這項測試不是體能測驗,能通過不代表身體素質、運動成績一定好,主要目的是找到當前自己做起來不安全、效率低的動作,然后通過之后幾期的針對性練習把不足的方面補齊,讓你可以安全地做更多種類、更高強度的運動,也獲得更好的效果。
注:除特別標注,文中圖片均為作者提供
參考文獻
[1] Moore E, Chalmers S, Milanese S, Fuller J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Injury Risk in Sporting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19;49(9):1449-1463.
[2] Bonazza NA, Smuin D, Onks CA, Silvis ML, Dhawan A.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Injury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Sports Med. 2017;45(3):725-732.
[3] Ugalde V, Brockman C, Bailowitz Z, Pollard CD. Single leg squat tes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ynamic knee valgus and injury risk screening. PM R. 2015;7(3):229-35; quiz 235.
[4] Dingenen B, Malfait B, Nijs S, Peers KH, Vereecken S, Verschueren SM, Janssens L, Staes FF. Postural Stability During Single-Leg Stance: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Noncontact Lower Extremity Injury Risk.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6;46(8):650-657.
[5] De Blaiser C, Roosen P, Willems T, Danneels L, Bossche LV, De Ridder R. Is core stability a risk factor for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 in an athletic pop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Phys Ther Sport. 2018 Mar;30:48-56.
[6] Larwa J, Stoy C, Chafetz RS, Boniello M, Franklin C. Stiff Landings, Core Stability, and Dynamic Knee Valgus: A Systematic Review on Document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s in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18(7):3826.
[7] Pozzi F, Plummer HA, Shanley E, Thigpen CA, Bauer C, Wilson ML, Michener LA. Preseason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screening and in-season risk of shoulder and elbow injuries in overhead athl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 J Sports Med. 2020;54(17):1019-1027.
[8] Tooth C, Gofflot A, Schwartz C, Croisier JL, Beaudart C, Bruyère O, Forthomme B. Risk Factors of Overuse Shoulder Injuries in Overhead Athl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Health. 2020;12(5):478-487.
[9] Cotter EJ, Hannon CP, Christian D, Frank RM, Bach BR Jr.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Athlete"s Shoulder. Sports Health. 2018;10(4):366-375.
[10] 林思琦. 北京青年女籃功能性動作篩查( FMS)及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 北京體育大學. 2016.12.16.
[11] 周亢亢, 黃竹杭, 張璐, 王雄, 羅晨, 沈兆喆. 對中國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損傷風險閾值的應用研究.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40(7):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