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理想的李想曾對自己做過一個反思。關于他做天使投資人,“可以用極差來形容”。李想反省的姿態極謙卑,或者說坦誠,他認為在他的portfolio里,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功案例都是走的“狗屎運”,和自己的判斷以及團隊的幫助沒有任何關系。
成功人士愛跨界做投資人這件事,不算是新潮流了。前幾年明星們進軍VC/PE的時候很難說姿態低調,思聰大哥也有過一陣又一陣的封神時刻。那么是不是人人都能做投資人?當我拿這個問題去問我的職業投資人朋友們,他們有的甚至不想搭理我。
李想自動退出了投資圈,安心搞創業去了。理由是,專業的投資人需要挑選出最優秀的創業者,他做不來。
歷史證明顯然不是人人都能做投資,本文無意打破這個事實,也不想贅述老生常談的失敗案例,相反,經過我的一番研(翻)究(墻),我發現演藝圈的確存在一名明星在創投圈混的風生水起,其手法不可謂不專業。
也是起源于巧合,3月底外媒報道了一條消息,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再次以投資人和戰略顧問的身份加入了一家叫Regeneration VC的小基金。小基金3月底剛首期關賬,規模4500萬美元,專投消費材料等環保領域(劃線,這個很重要)。
為什么是小李子?我分析主要是他以下幾步做得著實漂亮:
1) 做事前先立好人設;
2) 聰明的人及時止損;
3) 不浪費身邊人脈圈;
4) LP和VC雙面開花。
小李子并非是天賦型投資人生來就會選項目投項目。相反,到底怎么才能做好投資,從他的投資史來看,小李子大概經歷了四五年的摸索期。
如果不以結果論英雄,小李子投項目的眼光也算得上毒辣了。舉兩個栗子,2011年10月份他斥資400萬美金參投了社交軟件Mobli的A輪融資,后者一度成為當年的明星項目,除了小李子,LadyGaGa、阿什頓·庫切等明星都是它的投資人,它的估值也躍升進入獨角獸俱樂部。然而Mobli最終的結局還是以4000萬美金被低價收購,它的融資總額是收購額的兩倍多。
第二個栗子是小李子投資電動車菲斯克卡瑪(FiskerKarma),后者同樣是個炙手可熱的項目,除了小李子,菲斯克還拿到了美國能源部超過1.92億美元的投資,美國前副總統、環境衛士戈爾( AlGore )以及前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 ColinPowell )都是它的首批用戶。
菲斯克的結局和Mobli類似:開始的很高調,結束的很倉促。菲斯克破產后,據說美國能源部只回收到了5300萬美元,2014年中國萬向集團收購了菲斯克。
從以上這兩個投資決策來分析,小李子的投資策略簡單中帶著點任性,選擇的都是與科技相關的項目,也同樣是他自己并不熟悉的賽道,與其說他在做投資,不如說和一幫明星們一起在創投圈跟跟風試試水,談不上專業。
上面我提到小李子的投資史大概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包括Mobli和菲斯克在內的2011到2015年的階段,這個階段小李子單打獨斗,幾乎都是以個人投資人或者天使投資人的身份進行一些散打投資,當然要說回報的話,不提也罷。
而這里,我必須提一句,2015年應該能算是小李子的一個投資分水嶺,聰明的小李子開始及時止損,他作為明星投資人的角色也開始立起來了。
眾所周知,小李子是一個非常高調的環保主義者,1997年他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基金致力于環保公益事業。2019年有一個數據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基金會” 在50個國家和5個海洋展開了超過200個項目,同時也為132個慈善組織提供過援助。
可以這么說,環保,小李子一定是認真的。甚至在2007年,他參與制作環保題材的紀錄片《第11小時》并擔任旁白,訪問了數十名相關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人物,對氣候變化引發的危機做了探討和研究。
看過《貓鼠游戲》的朋友大概記得里面小李子有一句臺詞:一個犯罪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他一定是精通他所處的行業的。它需要具備三點:個性、觀察力和調查研究。
這就是小李子聰明的地方,他知道如何最大化運用自己的能力。2015年開始,小李子將賽道精準在環保領域,在自己專業的賽道里做投資,這一點上小李子就強過了市場上絕大多數VC。
2015年9月,小李子投資了垃圾運輸界的Uber——Rubicon Global(羅賓漢全球),前者參與了后者的第三輪融資,2017年Rubicon的估值超過10億美金,2021年公司通過SPAC上市。
之后的幾年里直到現在,小李子一直在環保領域里投資,包括有機茶RUNA(小李子2016年投資,2018年通過項目并購退出)、可持續肉食公司Lovethe Wild、天然健康零食Hippeas、床墊公司Casper(2020年上市)等;其中最熱門的案例包括我之前寫到的環保球鞋Allbirds——2021年上市,不過市值倒是跌了一半,截至發稿9.06億美元。
除此之外,小李子還投資了人造肉的龍頭公司Beyondmeat,想必國內的投資人對這家公司并不陌生,近一兩年來人造肉也是國內VC追逐的賽道,不少項目對標的就是Beyondmeat。有趣的是,小李子2017年就投資了,比爾蓋茨進入的更早,2013年就是該公司的股東。
后來小李子又于2021年9月投資了其他兩家人造肉公司:以色列的AlephFarms 和荷蘭的Mosa Meat。
盡管小李子在宣傳環保不遺余力的高調,但在做VC方面小李子張弛有度,一般都是統一的“我很高興/幸運可以作為xxx的投資人”話術,根據Pitchbook上的數據,小李子截至目前投資了20個項目,其中有8個完成了退出,這個退出比例大概又馳騁絕大多數VC很遠了。
我總結為:埋頭做自己擅長的事,don’tlook up(別抬頭).
文首做了點小劇透,小李子是環保基金RegenerationVC的第一批個人LP。實際上要我說的話,小李子做LP比做VC厲害多了,這幾年他也將更多的心思聚焦在投資GP上。
小李子最早投GP可以追溯到2014年,投了前Twitter 聯合創始人Ev Williams創立的ObviousVentures,后者也是Beyond meat的最大機構股東——也難怪小李子又以個人投資人的身份投了Beyond meat。
這里必須要提到的是,ObviousVentures成立在2014年,小李子投資也是2014年,作為第一批基金的股東,可以窺探到小李子在創投圈的人脈網絡之寬,也佐證了一點:小李子的VC/PE之路已經進階到從單打獨斗到擅用人脈圈了。
2016年小李子成為Data Point Capital的投資人,這兩家基金公司主要是投互聯網科技的,似乎小李子在將專業的賽道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而不是自己無腦下水。
值得一提的是,小李子2019年的一次基金入股——氣候技術風險投資基金Princeville Capital。這只基金想必大家不陌生,它的投資列表里囊括了阿里、百度、小米、ebay、Facebook等巨頭公司。
到了2020年,小李子又稱為Struck Capital的個人LP之一。Struck Capita坐落在洛杉磯,而小李子給出的投資理由是他期待能夠投出洛杉磯的下一代企業家和商業領袖——對于建設、鞏固、拓寬自己的人脈圈,小李子是認真的。因為在這只基金中,小李子也將會與團隊一起投項目,目前已經投了叫Raptor Maps的項目,該公司使用無人機分析太陽能發電廠的生產率和運營情況。
據了解,Struck現在是洛杉磯第四大專用種子基金,管理著近1.5億美元的資產。其投資組合公司包括Sendoso、ScratchPay、Mythical Games和Brainbase,并支持和退出了許多后期公司,如MojoVision、Postmates、Nutanix、Latch、Grab和Wunder Mobility。
十余年的投資經驗,小李子已經成長為一個相對成熟的投資人。每個優秀的投資人一定都有一套只屬于自己的私密投資法門,從小李子身上,我學到的一點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環保),堅持它、豐富它(專業的環保知識),然后堅定不移地投資它。
*頭圖來源:《華爾街之狼》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