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的工牌和卡扣在整理箱里堆積如山;
幾排顯示器密密麻麻擺上長條桌;
一封暖心的「畢業通知」及時地遞到你的手上。
恭喜你,畢業了!
最近,社交媒體流傳的一組互聯網企業的「花式裁員」截圖引發熱議。
圖片顯示,B站、京東在新一輪裁員中,將裁員稱為「畢業」,并將離職指引的通知文件冠名以「畢業須知」,并祝員工畢業快樂。
從圖上的內容看,「畢業須知」上注明了社保減員方式、離職材料簽收等裁員相關事項,除了標題之外,和裁員通知并無二致。
在大學里總說「畢業即失業」,沒想到進了大廠之后,還是成了真,屬實是有點魔幻。
不過,據九派新聞報道,其實「畢業須知」其實一直都存在,并不是這次裁員潮才出現,以前離職的同事都會收到。
有網友表示,這次B站和京東裁員引發爭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還在于,對于被裁員和自主離職的員工,使用了同樣的標準模板。
畢竟,員工主動離職說「畢業」可能會覺得溫暖,但被裁員,還要冠以「畢業」之名,對方會覺得這是嘲諷和陰陽怪氣,也就不足為奇了。
配圖
進入2022年,互聯網大廠的裁員消息基本上沒斷過。
據傳,阿里員工超過25萬,被傳裁員比例30%,騰訊員工超過10萬,被傳裁員比例10%-30%,僅僅這兩家就會裁掉幾萬程序猿,還有其他所有的大廠也都在裁,總人數相當驚人。
不得不說,這些互聯網大廠的經營壓力從財務數據上就能直接體現。
在新公布的財報中,幾家大廠的數據都難言亮眼,多項數據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騰訊財報顯示,2021年Q4營收同比增長8%,創下上市以來最慢單季增速。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游戲業務同比增速也創下2019年Q3以來的最低水平。
阿里財報顯示,2021年Q4的凈利潤為204.29億元,同比下降74%。Q4的營收為2425.8億元,同比增長10%,創上市以來單季最低增幅,第二大支柱的云服務業務營收增速也放緩至20%。
京東財報顯示,2021年Q4的凈虧損為52億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243億元,由盈轉虧。而全年凈虧損為36億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為494億元人民幣。
此外,百度Q3營收為23.08億元,同比減少63%。美團Q3凈虧損99.9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后凈虧損55.3億元人民幣,由盈轉虧。
據界面新聞報道,京東方面已經有不少員工被部門領導與HR約談,并要求在3月31日離職。由于未能做到提前30天通知,京東給出了「N+1」的賠償方案。
據路透社援引一位曾經供職兩年的員工的說法,此次裁員涉及面很廣,而且已經波及到了重點部門。
「連異動都很難,這次裁員涉及的面太廣了,連最重點的零售都裁,我身邊的同事已經拿N+1走了,公司提得太突然了,這個月底就要基本優化完畢?!?/p>
所謂「異動」和「優化」屬于國內互聯網大廠的「黑話」。
當公司某業務即將解散,「異動」表示該員工有機會從當前業務部門調整到其他部門,而被「優化」簡單來說就是被裁員。
據網傳的一份文檔顯示,京喜、京東國際、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科技等多個板塊的多個事業部都設置了裁員比例,主要在10%-30之間。
其中,京喜的江西和廣東戰區裁員比例更是高達100%。
甚至,京東物流的智能倉儲部還被曝PUA應屆生「背C」,同崗位的21屆研究生直接團滅。其他部門中,有的績效沒有「背C」的員工也會被裁。
對此,京東的相關人士稱,此輪裁員只是業務板塊的正常優化,京東主體業務依然健康發展。對于網傳的文檔,該相關人士稱,尚未看到,不便回應。
最近,兩張據稱是有贊裁員的照片也在網上瘋傳。
離職員工的工牌不僅裝了一箱,甚至還溢了出去。近半層辦公室空了出來,擺滿了用過的顯示器。
早在1月,有贊就曝出了裁員的消息,涉及人數超過1500人。其中,職能部門和產品、技術等中臺性質的部門是重災區。
而距離第一波裁員僅僅過去兩個月,第二波又要開始了。
如果這次被曝的2000人屬實,那么總的裁員比例就將接近70%。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一位內部人士稱,不賺錢的部門都裁掉了:「產研裁了70%,其中教育的產研裁了100%,微商城和零售的產研裁了30%;中臺技術裁了79%,銷售沒裁?!?/p>
對此,有贊表示:「規模被夸大了,實際調整比例是20%左右。受經濟形勢、疫情影響,把中后臺做了成本優化,集中資源聚焦關鍵目標。保證更多精力和資源來支持給商家更好的服務,面對商家的產品研發和服務能力并沒有減少?!?/p>
此前有贊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虧損約人民幣32.9億元,其中預期商譽及資產減值約人民幣21.8億元,銷售開支增幅23%,研發支出增幅30%。
持續虧損的同時,有贊的股價也一路走低。2022年3月28日,有贊收報于每股0.17港元,市值為31.32億港元,相較于高點蒸發了近96%。
不管叫「裁員」也好,叫「畢業」也罷,名義上的說法并不重要,實際上,比「畢業」更魔幻的叫法,網友們也不是第一次見了,比如有人專門總結了一個表:
一條條看下來,誰的格局最大,不需要多說了吧?
這樣看來,在萬事皆有梗的今天,關于互聯網大廠裁員的「體面稱謂」,「畢業」這個詞恐怕還真得往后稍稍。
有網友表示,明明有「員工」、「同事」這些稱呼,為什么這些公司非要用「同學」呢?因為「同學」必須聽「老師」的話,并且還需要無條件「完成作業」,甚至還有「畢業」的這一天。
有網友稱,裁員叫什么其實真的不重要,也沒有人會盯著這個稱謂較真,重要的是合法,即法律規定的相關補償是否到位。
@從不毒舌可達鴨:「簡單點說就是,給夠N+1,叫什么都隨便你?!?/p>
@給我一個吻表示,就別搞這些虛的了,補償金給到位,別說是「畢業」,就是叫「凈身出戶」、「刑滿釋放」,也完全無所謂。
但是錢不到位,你就是叫「登基」、「加冕」,該仲裁還是要去仲裁。
谷歌軟件工程師@嘉心海對這個叫法表示惋惜,「畢業」本來是多好一個詞,現在用在裁員上,變味兒了。裁員就是裁員,玩文字游戲沒啥意思。
最后小聲問一句,今天你「畢業」了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56604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590624
https://www.sohu.com/a/533395448_120094090
https://www.sohu.com/a/531239735_120491808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