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初,代糖行業可謂好消息不斷。1月,赤蘚糖醇頭部企業三元生物成功轉板上市;近日,三氯蔗糖制造企業金禾實業又交出了一份營、利雙增的業績報告。
近日,甜味劑和香料產品生產企業金禾實業發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4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7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9.44%、63.82%。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創下企業歷史最好成績。
其中,單看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26 億元,環比增長18.19%,實現歸母凈利4.64 億元,環比增長69.1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4.03 億元,環比增長81.08%。單季度業績創歷史最佳。
金禾實業認為,公司業績增長受益于2021年公司產銷兩旺及產品提價。
銷售方面,金禾實業為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甜味劑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企業,受益于當下全球減糖、低糖化的趨勢,甜味劑產品下游需求的增長。而在產能方面,金禾實業新建年產5000噸三氯蔗糖項目投產,產能負荷逐步開滿并有效釋放。
此外,金禾實業還表示,受到大宗化學品原料快速上漲的影響,公司結合市場情況,對甜味劑和香料等食品添加劑產品的銷售價格進行了不同幅度的提價。
事實上,得益于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大宗化學品需求提升,2021年,金禾實業部分大宗化學品產品的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上升。根據百川資訊,2021年8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三氯蔗糖報價至每噸48.00萬元,期間漲幅達134.15%;安賽蜜報價至每噸9.50萬元,期間漲幅達53.23%。
公開信息顯示,甜味劑,按照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近年來,赤蘚糖醇等天然甜味劑以及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等新一代人工合成甜味劑成為市場接受度較高的產品。當下,合成甜味劑市場已被寡頭壟斷,而金禾實業是全球三氯蔗糖和安賽蜜的最主要生產企業。
隨著元氣森林等品牌在市場上爆火,金禾實業等無糖飲料背后的上游企業受到資本市場更多關注。二級市場上,金禾實業股價從2021年8月的低點每股28.08元開始上漲,至2021年12月初達到歷史最高價每股54.19元。此間,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三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八零二組合等社保資金扎堆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
不過,過去幾年間,以0熱量、0糖、高耐受度、抗齲齒為標簽的赤蘚糖醇大受追捧。除了赤蘚糖醇的快速崛起外,行業競爭加劇,三氯蔗糖和安賽蜜的原材料成本逐步攀升,也導致了金禾實業三氯蔗糖和安賽蜜業務的盈利空間雙雙收窄,在過去的2018-2020年甚至出現了連續3年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齊齊同比下降的一幕。
不過,在2021年,憑借公司產品產能的充分釋放,加上報告期內大宗化學品需求提升,公司部分大宗化學品產品的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上升,且公司根據原料上漲的情況采取了漲價策略,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有行業研報認為,金禾實業新建年產5000噸三氯蔗糖項目投產,以及今年氯化亞砜二期每年4萬噸的產能投產,產能負荷逐步開滿并有效釋放,進一步促進了下游市場對三氯蔗糖需求的增長,并有利于降低公司外購原材料帶來的成本波動。2022年,金禾實業的相關產品仍居高位,利潤也將增厚。
從零度可口可樂到元氣森林,百億規模無糖飲料行業的幕后,生產代糖的龍頭企業同樣值得關注。
發展初期,三氯蔗糖曾遭受不少國外企業的壓制。2003年,英國泰萊公司對三氯蔗糖產品的專利保護到期,中國企業開始嘗試投資建設并生產三氯蔗糖,但因技術瓶頸的限制,當時生產能力很低,并不能滿足國內需求。2007年,為了壟斷國際市場,泰萊公司發起ITC337知識產權訴訟,最終中國企業全面贏得了訴訟,打破了國際市場的壟斷封鎖。
從此,國內三氯蔗糖的產能持續釋放。金禾實業也順勢切入,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生產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的企業,成為可口可樂的代糖供應商。2010年前后,代糖行業產量的過快增長導致供需平衡被打破,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在這一下行周期,金禾實業采用低價策略以搶占市場,同時擴大公司產品的市場投放量以擠壓競爭對手,并于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前,代糖之爭上半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阿斯巴甜與安賽蜜。這兩種甜味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雖有頗多爭議,但僅從商業的角度而言,國內公司在代糖之爭上半場的代表企業當屬金禾實業,而金禾實業手中的王牌就是安賽蜜。安賽蜜屬第五代甜味劑,性能優異,最常見的應用便是在無糖可樂的配料當中。
行業觀點認為,新的一年,低糖化趨勢仍將持續。
據了解,當前全球甜味劑市場達400億美元,其中蔗糖和果糖、葡萄糖占比達90%,人工合成代糖僅占9%。隨著消費者“減糖”和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新型代糖替代蔗糖和初級甜味劑將帶來行業的格局顛覆。
據《健康中國飲料食品減糖行動白皮書(2021)》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無糖飲料行業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此外,天風證券分析認為,代糖行業未來有望占食糖市場份額近30%,并保持較快增速。
而無蔗糖食品和飲料,依然是我國代糖市場增長的“排頭兵”。
近日,達能脈動、農夫山泉接連宣布旗下的氣泡水產品上市,并在線上電商渠道和全國多個城市線下店銷售。其中,農夫山泉汽茶是又一款三氯蔗糖和赤蘚糖醇的復配產品;而脈動靈汽的代糖配方為赤蘚糖醇加安賽蜜。此外,伊利本月也正式進軍茶飲市場,并推出旗下首個主打零糖的茶飲品牌“茶與茶尋”。
值得注意的是,金禾實業董事長個人孵化的減糖方案服務商“愛樂甜”也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并表示融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
據了解,現階段愛樂甜的C端產品包括零卡糖調味品和應用零卡糖的休閑零食兩大類:其中調味品主要有多種規格、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零卡糖、零卡風味糖漿等;休閑零食主要有零糖棒棒糖、零糖棉花糖、零糖果凍等。在B端客戶服務方面,愛樂甜推出了專為茶飲行業減糖的零卡糖漿產品。
展望代糖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赤蘚糖醇能夠做到成本比蔗糖低,那么它肯定是最容易推廣的代糖,現在看還是難了一點。未來,類似“三氯蔗糖+赤蘚糖醇/安賽蜜”的復配甜味劑的形式,既可以實現降低價格,同時又能保持比較好的口感。
隨著傳統企業的不斷布局和加碼,無糖食品和飲料行業開始進入下半場競爭。而無論新、舊巨頭中的哪位最終在這場“掘金”競賽中脫穎而出,作為行業“售鏟者”的代糖生產企業似乎都還有一段好日子可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