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要說去年技術圈最火的詞是什么,很多人也許會想到“元宇宙”(metaverse)。當然,這場火要歸功于Facebook(Meta)。但是,這個詞不是Meta發明的,Meta也不是最早的入局者。最早的入局者之一來自阿根廷,在Meta掀起的元宇宙熱帶動下,過去一年,這個虛擬世界的用戶數增長了 3300%,市值一度達到了 120 億美元的峰值。它有可能被證明是 Meta 放眼長遠的野心最有力的挑戰者。本文就來探究Decentraland這個元宇宙的先行者。文章來自編譯,篇幅關系,我們分五部分刊出,此為第一部分。
如果你只有幾分鐘的空閑時間,以下是投資者、運營商和創始人應該了解的有關Decentraland的信息。
元宇宙(metaverse)只有一個。雖然熱詞的含義經常會延伸到不同的配置,但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元宇宙就是互聯網,只是升級了,好適應空間體驗。
Decentraland 的世界正在迅速擴張。過去一年, Decentraland用戶數增長了 3300%,而且代幣價格漲幅更大。為此,他們至少部分要感謝馬克·扎克伯格。
虛擬財產也可以賺真金白銀。像Decentral Games 這樣的項目證明了,在“元宇宙”里面是可以賺錢的。這家初創企業在Decentraland經營著很受歡迎的賭場。這吸引到了把這當作一回事的開發者,投入了數百萬美元來開發。
數字城市的行為與實體城市不同。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城市變化的緩慢,一磚一瓦地砌,一棟接一棟地起,但虛擬大都市可以按照不同的規則去玩。隨個人活動而變的“動態土地”只是例子之一。
我們才剛剛開始。盡管像Decentraland這樣的項目已經拿到了很高的估值,但從向更具表現力的數字體驗的長期轉變來說,感覺我們好像還處在最初的階段。創造出一個具備持久深遠吸引力的世界需要時間。
1905 年,連接鹽湖城和洛杉磯的鐵路建成。這條鐵路會穿過一個人煙稀少的小鎮。在中途站這一地位的推動下,小鎮拿到了 110 英畝的土地,并正式確立了自己的城市地位。這個地方叫做拉斯維加斯。
在接下來那幾十年的時間里,拉斯維加斯確立了自己作為繁華大都市的地位。這個地方開始吸引投資——首先是黑手黨的,后來又有一些更體面的來源——并確立了自己作為全球標志性旅游目的地的地位。2000 年的時候,它的人口接近50 萬,成為美國在 20 世紀成立的最大城市。 2019 年,拉斯維加斯的 GDP 站上了 1310 億美元的高峰。
還健在的人,有的可能還記得,作為城市的拉斯維加斯最初那幾十年是怎么樣的——那種脫穎而出之前的感覺。你能感覺到機會嗎?你能聞到錢的味道嗎?
如果要我猜的話,我想這跟走進Decentraland的感覺類似。盡管游戲的色彩比較俗麗,圖形界面還是九十年代的風格,但這個搭建在區塊鏈之上的“元宇宙”與美國的“罪惡之城”有著相似之處。這里有布滿綠色氈桌的賭場、奢華的藝術畫廊、骯臟的酒吧、憑票入場的夜總會,以及與世隔絕的妓院。里面既有當地人在做自己的生意,也有或者是來看一場音樂會,或出席會議,或者只是為了好玩的“外地人”。
Decentraland 的注冊用戶數大約有 800000,這里的“人口”已經超過了拉斯維加斯。根據其現任首席技術官的說法,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間,Decentraland 的“城市”已經擴大了 3300%。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大約 70% 的“客人”訪客,因此沒有記錄在系統內。
Decentraland 的代幣 MANA 反映了這股熱潮。與去年相比,其價格上漲了 4100% 以上。在撰寫本文時,該項目完全稀釋后的市值為 65 億美元。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么驚人的增長以及價格飆升呢?
這要看你問的是誰。我對話過的一些消息人士指出, Decentraland 的表現停滯不前,日活用戶數很低,這表明該項目的估值與其說是反映的是特定優勢,不如說是反映了馬克·扎克伯格對“元宇宙”的關注。其他人則認為, Decentraland 的市值被低估了,一個融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大型社交網絡、一座繁榮的商業城市,以及一種新型“空間”互聯網門戶于一身的項目,其價值應該不會這么低。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們將探討這些不同的觀點,并解開部分令該領域充滿活力的趨勢。我們會談到:
元宇宙。關于一個被濫用和誤用的熱詞,我們要給出一個具體的定義。
Decentraland 的起源。這個虛擬世界誕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黑客之家。它是加密貨幣創新的溫床。
Meta效應。 Decentraland遇上了大規模的牛市行情。從很多方面來說,它都要感謝扎克伯格。
奇異旅程。在Decentraland上面你可以做什么?我們會提供一個屢屢野蠻,偶爾奇妙之地的導覽。
城市之下。 Decentraland不僅僅只是個虛擬游戲。它還是一種代幣、一個社區和一套治理體系。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東西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
估值棘手。部分人認為Decentraland 的財產將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財產。但數字房地產以及支撐它的項目你該如何估價?
多樣未來。新的虛擬世界正在進入市場,在創新這個概念本身,并蠶食Decentraland 的地盤。預期會有更多的迭代。
本調查結束時,對于這個行業的潛力,以及Decentraland成為本世紀最大城市的機會,我們將會有深刻的了解。
“metaverse”這個詞的定義很快就會被混淆。很容易把《第二人生》、《堡壘之夜》以及Roblox 等體驗看作是這一概念的不同版本。這條路線可能會讓你突然懷疑,是不是任何一款大型在線游戲或協作工具都符合它的定義。《魔獸世界》是元宇宙嗎?Slack呢?這條路會走向瘋狂。
也許是為了對沖這種模糊性,有人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替代方案。Shaan Puri是一位創業者兼創作者,他認為元宇宙是一個時代——當“我們更看重數字生活而不是物質生活”的時刻。盡管煽動性十足,但要滿足Puri 的標準,不需要任何技術變革。按照這個衡量標準,很多數字原住民可能都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居住在虛擬世界里面了,他們最好的朋友都散落在 Discord 服務器上面,其主要資產都是虛擬貨幣的形式。對一些人來說,數字生活已經超越了物理存在。 “元宇宙時代”的元年從何算起?——當全球 51% 的數字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時候?還是100%?真的無非就是所有人都變得極致在線(Extremely Online,指深度沉浸的互聯網文化之中的人)的那一刻嗎?
Puri (刻意)的重新校準刪掉了一點太過基本的東西:地方。在科幻小說《雪崩》里,作家尼爾·斯蒂芬森描繪了一個由一條長達 66553 公里的街道組成的虛擬世界,街道周圍是各種不同的景點,可通過類似 VR 的頭顯訪問。雖然詞語不需要忠實地保留原義,但“元宇宙”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可以讓用戶就像真的體驗那樣吸收虛擬體驗。空間和化身不是附帶而來的。 Puri 誘人而獨創性的提法值得擁有自己的命名。他的定義描述的是“實體反轉”(physical flippening)之類的東西。 (這個詞也挺好聽的,是吧?)
這個是我能找到的最好、最簡潔的定義,來自于虛擬現實的先驅、“虛擬現實建模語言”(VRML )的創造者Tony Parisi。Parisi概述了七條“公理化”規則,總結如下:
只有一個元宇宙。沒有多個“元宇宙”。《堡壘之夜》與Roblox不是互相競爭的元宇宙,而是有朝一日可能存在于更大的元宇宙里面的“虛擬世界”或“游戲” 。Parisi提倡,我們應該像用“互聯網”一樣用“元宇宙”這個詞。
元宇宙是大家的。根據Parisi 的定義,元宇宙無處不在,具有全球性。因此,他指出元宇宙必須廣泛可用,可解釋。用起來不應該太貴,也不應該太深奧。
沒人能控制元宇宙。盡管有公司會努力控制元宇宙,但Parisi認為注定要失敗,因為沒法滿足所有可能的用例。去中心化能讓創作者更好地擊退壟斷。
開放的元宇宙。 Parisi主張,元宇宙應該建立在公共標準之上,就像互聯網產品一樣。可能需要建立新的標準,遷就更為 3D 優先的環境。
元宇宙獨立于硬件。盡管虛擬世界大部分內容都將以 3D 的形式呈現,但沉浸感不一定就是必須。 Parisi預期 3D 虛擬產品”也可以通過 2D 屏幕訪問。
元宇宙是個網絡。元宇宙不是一個單一的程序,而是一個可以遨游與互動的龐大信息網絡。用戶可以在這個平面上互相交流、交易和消費。
元宇宙就是互聯網。這個概念與Puri的提法一致。Parisi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會演變成元宇宙。不過,動畫的特質不在于數字價值超過了物理價值(盡管數字生活肯定會變得更豐富),而在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協作性帶來的新體驗和技術。
雖然Parisi 的闡述更為細致入微,但這里的概述突出了核心元素。在他那篇文章的結尾處,有一句話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獨立定義:
元宇宙就是經過增強和升級的互聯網,可持續提供 3D 內容、空間化組織的信息與體驗,以及實時同步的通信。
這個定義感覺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又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去發揮創造力。元宇宙就是互聯網,適合支持更全面、多維度的體驗。
有趣的是, 在開始我們的談話時,Decentraland 現在的領導Agustin Ferreira指出,他覺得這個詞用在該項目上并不合適。
“我不太喜歡元宇宙這個詞。這不是我們正在開發的重點。”相反,Ferreira提倡用“空間網絡”或“沉浸式網絡”來定義Decentraland。
那么,Decentraland不是元宇宙,至少按這個標準來看不是。但它所開發出來的技術、喚醒出來的社區,以及所積累的資本,在將我們當前的網絡朝著那個未來轉向的過程中,這些都可能發揮關鍵作用。這種令人目眩的責任,卻源自一個不那么起眼的發端。
譯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