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針對外界“高瓴因虧損超300億美元被清算”傳聞,高瓴相關人士回應稱:“謠言,按照SEC最新公布的13f報表,我們美元基金在美股上的持倉一共60億美元左右,不可能虧損達到300億美元。”
高瓴的持倉一直是價值投資屆的風向標,其美股持倉以互聯網公司和醫藥企業為主。
一直以來,投資美股的高瓴主體是HHLR Advisors,高瓴獨立的二級市場投資團隊負責投資決策。創始人張磊很少公開解釋高瓴買入賣出股票的邏輯,但高瓴每次動作調整都會引來市場大量的關注。
2月14日,高瓴公布了美股持倉數據,HHLR Advisors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在美股市場共持有76只個股,持倉總市值約64.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1.4億元),投資標的數量和持倉市值相較于三季度都有下降。
據高瓴官方數據顯示,高瓴2021年年末的前十大重倉股為百濟神州、On昂跑、傳奇生物、賽富時、天境生物、京東、SEA、DoorDash、愛奇藝和理想汽車,這前十大持倉標的占比71.2%。百濟神州為高瓴第一大持倉,占據組合的22.91%,這是百濟神州連續4個季度位居HHLR第一重倉。之前高瓴在美股的第一大重倉股是視頻通訊公司Zoom。
在第四季度,高瓴的調整更多集中在電商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對后者的調整尺度更大。電商方面,四季度高瓴新建倉了美國電商亞馬遜,增持了東南亞電商Sea,減持90%拼多多,清倉了阿里巴巴。新能源汽車方面,高瓴增持了小鵬和理想,減持了蔚來。
截至3月13日,高瓴的新晉動作包括減倉了B站、拼多多、萬國數據、蔚來、阿里巴巴以及優步,加倉了理想汽車。理想汽車本季度首次進入了高瓴美股持倉的十大重倉股之列,而蔚來最新收盤價較高瓴的投資成本已腰斬。
近幾個季度,高瓴在中概股方面對互聯網企業持倉數量要少于生物醫藥。
高瓴去年對生物醫藥方面投資力度很大。四季度,高瓴持有29家生物醫藥企業,數量和市值位居全行業第一。此前在第三季度末,百濟神州、傳奇生物和天境生物是高瓴的前三大倉位。具體到細分賽道,高瓴對基因測序和合成生物的興趣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也是SPAC圈(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深度玩家,其目前共持有三家SPAC公司:MAAC、LEAP和投資過阿里、Spotify和Slack的DGNR,合計持股市值近800萬美元。
此外,高瓴投資標的中相對薄弱的新信息技術和熱門資產環節,在四季度有所加強。四季度,高瓴增持了53%的云計算公司CRM,新建倉了云計算公司ENFN。在A股市場則加倉了云服務企業用友網絡。高瓴新建倉了一家專注于投資管理行業的SaaS提供商Enfusion,持股量498萬股,持倉市值超過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