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消費者權益日,第一位“倒下”的明星是演員鄧倫。
3月15日下午,據央視新聞報道,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經查發現,鄧倫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進行虛假申報,偷逃個人所得稅4765.82萬元。
消息一出轟動全網,#鄧倫偷逃稅被追繳并罰款1.06億元#話題迅速竄升至微博熱搜榜一。
云米品牌官微隨后即發表聲明,宣布終止與鄧倫先生的合作關系。而2小時前,該官微才剛剛宣布鄧倫成為云米全球品牌代言人。隨后,久久丫、菜鳥裹裹、桂格燕麥等品牌均發布聲明稱終止與鄧倫的合作。
圖源:新浪微博@愛奇藝
一方面,品牌害怕與劣跡藝人產生牽連,損害品牌自身名望,被消費者抵制;另一方面,藝人也常因代言假冒偽劣商品、涉嫌參與虛假營銷等行為。被迫出現在315打假行列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從1991年延續舉辦至今,一直是央視財經頻道的王牌晚會,也是消費行業的風向標。20年來,麥當勞、特斯拉、三只松鼠、貨拉拉等知名品牌都曾在這檔晚會中被曝光。
其中,文娛行業的亂象也屢見不鮮。
2019年,315晚會曝光一線明星行業數據造假,第一次將買收視率、買票房、買微博轉發等話題搬上臺面;2020年,漢堡王在315晚會中被點名使用過期食品,剛官宣成為漢堡王代言人的大張偉遭受網友質問,“你為什么代言過期食材做的漢堡?”;2021年,公眾人物直播帶貨、刷單造假、虛假舉報等新問題在315晚會上被提及;2022年,直播平臺男運營冒充女主播誘導用戶打賞的行為被曝光。
陷于“3.15”的,不僅僅只有鄧倫。無論是直播平臺、帶貨明星,還是急于尋找流量明星代言的品牌,在這個夜晚,都應陷入反思。
隨手打開B站鬼畜區,即可看見潘長江在抖音直播教育嘎子的原版視頻。潘長江的發言片段,也被B站用戶稱作“萬惡之源”。
2020年初,潘長江連線在《小兵張嗄》中飾演嘎子的演員謝孟偉。
看到謝孟偉在直播間里兜售“茅臺”和“五糧液”,潘長江擺出長輩姿態,勸導晚輩嘎子,“你不要搞電商帶貨了,這里面的水很深,你對這方面沒有什么了解,很容易出問題。你把握不住。”
一番語重心長后,潘長江竟然把謝孟偉講得眼淚直流,哭得撕心裂肺。
2020年12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謝孟偉在直播間賣假酒的行為,進行了點名批評。在此之前,謝孟偉曾放出豪言,買兩箱“茅臺”送一箱“五糧液”,卻經買過的網友查驗,三箱酒均為假冒偽劣產品。
本以為潘長江能勸動謝孟偉迷途知返,但不曾想,鬧出了轟動全網的《潘嘎之交》。2021年初,潘長江也在快手直播間賣起了假酒。
圖源:新浪微博@頭條新聞
對外宣傳1300多的飛天茅臺酒,潘長江直播價為999,另外在售的還有一款標價399的無牌白酒。2021年9月7日,宣傳反詐中心APP的陳警官想在直播間連線潘長江,卻吃了一個閉門羹。潘長江直播間的觀眾刷屏喊話:“潘叔,警察叔叔找你。”潘長江也不為所動,依舊面無表情地直播賣酒。
2022年3月15日,#潘長江涉嫌虛假宣傳賣酒#再次登上微博熱搜榜第4位,市場價4500一瓶的酒在潘長江的直播間的優惠價是4799,并且無法保真。
無獨有偶,利用明星身份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遠不止潘長江一位。
2021年12月28日,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于查證函的回復》顯示,演員張庭和林瑞陽夫婦創建的日化品牌“TST庭秘密”運營主體達爾威公司涉嫌利用網絡從事傳銷活動。
有關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該局經查證,判定上海達爾威涉嫌傳銷,其相關行為是從2013年開始,具有跨度時間長、涉及人員多、涉案資金大三個特點。
次日凌晨,“TST庭秘密”第一時間在微博回應稱,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合法經營的公司。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現在,TST庭秘密的微博賬號顯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仍處于禁言狀態。
圖源:新浪微博@張庭
2014年后,張庭逐漸淡出演藝圈,一步步從女演員變成“微商教母”。
據中國網財經報道, 截止2021年5月,TST庭秘密擁有旗下會員1200多萬人,旗下相關公司3000多家。2018年,“TST庭秘密”母公司達爾威還曾因納稅21億元的傳聞引發熱議,后經證實,公司實際納稅額為12.6億元,為當年上海青浦區納稅第一大戶。
2020年,張庭在直播間兜售產品時,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養家的辛苦,卻又在綜藝節目中炫富黃浦江景豪宅。
公司遭查處后,張庭夫婦再也沒能出現在公眾面前。曾為TST庭秘密站臺的陶虹,是TST庭秘密董事,也是張庭的好友。但在TST庭秘密被查處前,陶虹悄然退出了張庭夫婦的傳媒公司——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行列。
律師王思佳認為,明星帶貨直播,作為2021年前后新成長起來的行業,收益高、來錢快。相比拍戲要付出的精力成本,明星帶貨直播等于“躺著賺錢”。
然而,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風險也在悄然滋生。
2021年5月,企查查財經公布數據:中國共有32.42萬家奶茶相關企業,2021年前4個月新增奶茶相關企業2.84萬家,同比增長60%。
奶茶儼然已經成為部分國人的固定消費,奶茶相關企業邀請耳熟能詳的明星作為品牌代言人,也成為了家常便飯。香飄飄奶茶代言人王一博、古茗茶飲代言人丁禹兮和章若楠等,都為不同奶茶品牌做過線上、線下推廣活動。
明星用自身名氣為品牌做擔保,大眾則因相信明星,進而無理由地相信不知名品牌。
2021年5月,茶芝蘭奶茶哄騙加盟商入股,詐騙加盟商7億元人民幣。茶芝蘭代言人馬伊琍轉發工作室聲明,向所有茶芝蘭的加盟商道歉。
在#上海7億元奶茶店詐騙案受害者發聲#話題中,受害者說,實地考察時感覺到該品牌有虛假營銷,但因為馬伊琍是該品牌的代言人,他便沒有起疑。
圖源:新浪微博@馬伊琍
盡管馬伊琍及時道歉并且立刻與茶芝蘭品牌解約,但造成的影響已無法挽回。馬伊琍茶芝蘭事件過去不足半個月,2021年5月18日,為茶主播奶茶代言的鄭愷也被曝出類似新聞。
根據當時報道,茶主播加盟商謝先生先后交付50多萬加盟金,卻沒有得到茶主播品牌的后續扶持,一個月虧損金額達百萬元。謝先生同時聯絡到700多名受害者,其中多數人都是出于對明星鄭愷的信任而選擇的加盟,卻不想被騙得險些家破人亡。
茶主播在微博的官方賬號簡介中,寫明其所屬公司是南京永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企查查上查閱該公司信息,顯示該公司已經多次被列入執行人名單,被執行金額達314萬。
這些違規信息在鄭愷代言茶主播前已有發生,網友不免群情激奮,質疑鄭愷作為代言人根本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他們是明星,老百姓對他們很信任的,所以更應該選擇好的品牌再去代言,不然苦的不就是我們老百姓了。”消費者陳舟霞說。與馬伊琍不同的是,鄭愷至今仍未對此事公開發表言論。
圖源:新浪微博@鄭愷
同樣因奶茶遭殃的還有主持人李維嘉。
2021年9月,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湖南廣播電視臺大樓門口圍了一群人,他們衣服背后都印上了“李維嘉失德藝人”的字樣。
通過9月9日李維嘉發布的聲明得知,李維嘉曾代言的快樂方程式奶茶攜款潛逃,留下約2000名加盟商自生自滅。加盟商找不到品牌負責人,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湖南臺門口圍堵代言人李維嘉。
除了極容易翻車的奶茶品牌,明星代言P2P爆雷的事也時有發生。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2014年以來,那英、黃曉明、張鐵林、張涵予、杜海濤、唐國強等明星都為P2P產品宣傳過。
2020年9月,汪涵代言的P2P平臺愛錢進被北京東城區公安分局立案偵查,汪涵隨即發布聲明致歉。被坑害的網友要求汪涵為他們負責,但顯然汪涵并未能做出相應回復。
律師王思佳告訴娛刺兒(ID:yuci-er),明星商務代言,是明星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對三四線演員來說,一條代言費抵得過他拍一年的戲,所以在巨大利益面前,再容易爆雷的產品也打不過大把金錢誘惑。
那么,法律是否可以約束代言人,減少民眾因盲信代言人而被騙的情況呢?
根據《廣告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但很難有事實依據去界定明星代言前,是否清楚知道品牌的違規違法行為,所以對代言人的處罰很難展開。”王思佳說。
一旦代言的品牌爆雷,有些明星溜之大吉,良知尚存的明星公開道歉,甚至承諾幫助受害者尋找相關責任人。但道歉也僅止于道歉,極少有代言人會親自替品牌“還債”。解約后的明星,轉頭就可以再去賺取其他品牌代言費。
用網絡用語來說,“輕信明星代言的普通人、受害者,可能就是大冤種吧。”王思佳苦笑。
“我是實在受夠了,一群男的跑來代言我們女生用的護膚品和美妝。”從事品牌商務工作的蘇青青說。
她還記得小時候,廣告上連衛生巾品牌都是男明星在代言。“汪東城跟一群打扮青春靚麗的小女生,在電視機里蹦蹦跳跳,邊跳邊拿著衛生巾包裝說,女人就要自由點。”蘇青青表示十分不能理解,那些品牌挑選代言人時到底在想什么。
不僅有汪東城,2013年前后,羅志祥、賀軍翔、林宥嘉等男星都曾代言過衛生巾品牌。后來隨著《廣告法》的完善,這一奇葩現象才消失不見。
圖源:新浪微博@一線榜單
《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并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男星顯然未曾使用過衛生巾一類產品,無法為其代言。
“通常挑選男星為有顯著女性屬性產品代言,就是看中了他們自帶的女性粉絲。”蘇青青說,衛生巾或許可以明確男星不會使用,但護膚品、化妝品,這樣女性消費者多、男性也可以使用的產品,是偏心男性代言的“重災區”。
巴黎歐萊雅與朱一龍、MAC口紅與張藝興、完美日記與朱正廷、植村秀與王一博、紀梵希與易烊千璽……眾多知名男藝人都與知名美妝品牌有過深度合作。
品牌想要男藝人的女粉絲為品牌帶來銷量和口碑,卻遺忘了原本潛在的客戶多數并非是粉絲。男星與品牌的不兼容,反而勸退了要下單付款的消費者。
圖源:新浪微博@溫柔三歲呀
2018年11月,雷佳音為護膚品牌茱莉蔻拍攝了一組圣誕禮遇季大片,奈何雷佳音本人氣質較為硬漢,即使身穿潔白毛衣,但帶著胡渣的臉對著鏡頭吹雪花的動圖,也被網友翻出吐槽。
2020年初,雷佳音在綜藝節目《接招吧!前輩》上,還因模仿這一吹雪動作逗得觀眾哄堂大笑。
黃軒為資生堂紅腰子精華拍攝的廣告片同樣被網友吐槽。2020年7月,一組黃軒紅色眼影的近景畫面被投放至微博開屏。
圖源:新浪微博@SHISEIDO資生堂官方微博
立刻有網友去資生堂官微下評論,現在打開微博都需要向梁靜茹借勇氣。黃軒本人也截圖發微博自嘲,“這是誰啊哈哈哈哈”并艾特與照片上人物神似的黃子韜。
蘇青青說,“品牌似乎不能明白,我先是消費者然后才是粉絲。本消費者看到如此驚悚的廣告,只想讓品牌賠我的精神損失費,才不會想買他們的產品。”
2021年6月,歐珀萊邀請周九良和孟鶴堂為旗下水乳套裝產品拍攝推廣圖。推廣圖上,兩位膚糙肉厚的相聲演員“背對背擁抱”,圖被搬運至豆瓣時,帖子的標題被打了大大的慎入二字。網友@羊胎素代言人 在帖子下發言:“不會再買,我怕用他家的產品越用越像代言人。”
藝人團隊為藝人選擇代言時,在產品特性、口碑、代言費用的同時,更應該考慮藝人與品牌調性是否適配。
而這一適配度,也是品牌挑選代言人時需要著重考量的,例如美妝品牌就不能讓營銷素顏純天然美女的明星代言,起泡酒也不會選擇有滴酒不沾好男人人設的明星代言。
消費者、明星、品牌,是剪不清理還亂的關系。消費者會因為明星而選擇一個品牌,品牌會因為消費群體畫像去簽約一個代言人。藝人在消費者和品牌間,就像一個橋梁。
明星在直播間帶貨、為品牌站臺代言,是在消耗自己的公眾知名度替品牌背書。但另一方面,廣大品牌商也應當做足調查,謹慎挑選合理合法的代言人。
據娛刺兒此前向行業人士求證,品牌對代言人的考察范圍,一般包括一人過去代言過哪些競品、是否有潛在的商業風險和負面輿論。在所有風險評估通過之后,品牌還會對藝人進行半年以上的考察,確認各方面都沒問題后,才會簽訂最終的合同。
而諸如鄧倫偷逃稅款的事件,既暴露了品牌考察流程的不仔細,同時也在考驗品牌的反應速度與責任感。
圖源:新浪微博截圖,原鄧倫微博界面
2022年3月15日,天貓超市、GUCCI、久久丫等品牌都已刪除了與鄧倫合作的相關微博。寶格麗官微下,很多網友都在詢問,“你們家代言人偷稅漏稅被罰共計一億呢,快點索賠!”
“粉絲或許會因為某個代言人去購買產品。但當代言人成為連微博都沒有了的劣質藝人,真正的消費者,還是沒有明星代言人濾鏡的普羅大眾。”蘇青青說。
(文中,陳舟霞、王思佳,蘇青青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