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同仁堂“神藥”漲價的消息引起熱議,原價780元/粒的安宮牛黃丸漲價至860元/粒。同仁堂方面稱,安宮牛黃丸漲價10%的消息屬實,并且是全國性漲價,新價格從本月1日開始施行。
從同仁堂的回應來看,安宮牛黃丸漲價的主要原在于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據悉,天然牛黃、天然麝香的價格已分別上漲15%和94%,除安宮牛黃丸外,相關藥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價格漲浮。
但這不是安宮牛黃丸的第一次調價。2012年7月,安宮牛黃丸的終端售價從350元漲到了560元;2019年12月,同仁堂又將價格從560元漲到780元。綜合計算,同仁堂對安宮牛黃丸的終端累計提價145%。
受此消息影響,關于安宮牛黃丸的“囤貨潮”或將開始。
據《北京商報》報道,在同仁堂宣布漲價的前一晚,就有線下藥店被買走1000多盒安宮牛黃丸。目前來看,各地部分同仁堂門店的安宮牛黃丸已經售罄,天貓京東等線上渠道也開始庫存緊張。
今年6月,原價590元/粒,和安宮牛黃丸一樣以牛黃、麝香為原料的片仔癀曾被炒至上千元的價格。那么,安宮牛黃丸會像片仔癀一樣被炒作嗎?
同仁堂方面表示,安宮牛黃丸是處方藥,市面上應該不會出現囤貨倒賣的行為。如果消費者發(fā)現相關情況,可以向公司或監(jiān)管部門舉報。
某種程度而言,安宮牛黃丸也的確是同仁堂的“鎮(zhèn)店之寶”。同仁堂官網信息顯示,安宮牛黃丸出自中醫(yī)溫病學派吳瑭所著的《溫病條辨》,由包括“牛黃、麝香、犀牛角、珍珠”在內的11味名貴中藥材精制而成。
再從安宮牛黃丸的產品說明書來看,其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鎮(zhèn)驚開竅。用于熱病,邪入心包,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等。
圖片來自網絡
而安宮牛黃丸的功效也在民間流傳甚廣,這也使得安宮牛黃丸受到爭議。其中,被關注最多的就是藥品的保質期限。
自中藥誕生以來,就鮮有“過期”一說,為讓中藥走向市場,《藥品管理法》運用西藥抗生素效期管理的標準,對所有中成藥規(guī)定了有效期。但盡管如此,過期的“安宮牛黃丸”在更早前也曾被炒至萬元一顆。可以肯定的是,藥品若存儲不當,藥效存在流失的風險。
再從同仁堂發(fā)布的財報來看,其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guī),代表產品包括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等。2021年前三季度,同仁堂營收達到106.83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9.20億元,同比增長28.67%。
截至12月8日收盤,同仁堂股價微漲0.05%至38.37元每股,總市值526.23億元。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